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乐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鞭英语:Whip / Slapstick,法语:Fouet,意大利语:Frusta,德语:Peitsche〕是敲击乐器的一种。它由两块木板组成,并利用铰链把木板连接起来。发声的原理是透过木板之间互相撞击而发声。乐鞭的声音短、干而尖。由于发出的声音和一般用作拍打动物的鞭非常相近,所以称为乐鞭。

敲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族群。打击乐器可能是最古老的乐器[1]。有些打击乐器不仅仅能产生节奏,还能作出旋律和合声的效果。 而打击乐器是来自世界各地,而鼓棒还有分软棒还有硬棒。

乐鞭于二十世纪初开始出现于乐队中使用,其中包括马勒的第5及第6号交响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及为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的乐队配器。瓦雷兹于1931年为13位敲击乐手而创作的电离(Ionization)亦有运用乐鞭,现时乐鞭成为了现代敲击乐器不可或缺之一。

种类

现时所使用的乐鞭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弹簧式的铰链,英文亦可称为 slapstick。其中一块木板较长及附有手把,另一块则较短,铰链置于短木板的末端及长木板的手把位对上位置。弹簧式铰链的乐鞭最大的好处是只需使用一只手便能发出声响,使用较方便但音量较少,而且不小心使用可能会遭夹伤。另一款乐鞭则使用活动式的铰链,把两块长度相同的木板连接起来。每块木板的外侧都加上一个手把,敲击乐手双手先把木板撑开,然后快速地将木板拍合而发出声响。活动式铰链的乐鞭所发出的声量较大,但使用时则较为不便。布烈顿的音乐通常都会采用这种乐鞭。

其他有运用乐鞭的曲目

  • 布烈顿:《战争安魂曲》。
  • 米尧:敲击乐协奏曲。
  • 华尔顿:《伯沙撒的宴会》。

视频

战争安魂曲 相关视频

启示录:战争安魂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