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九天 |
九天 汉语词语,读音为jiǔ tiān,意思为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九天 [1]
外文名称 the Ninth Heaven;the highest of heavens
注音 ㄐㄧㄡˇ ㄊㄧㄢ
词性 名词
解释
1.谓天之中央与八方。2.谓天空最高处。3.指宫禁。4.指帝王。5.神名。
出处
《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王逸注:"九天谓中央八方也。"
汉·扬雄《太玄·太玄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
《吕氏春秋·有始》谓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明·张岱《夜航船·天文部-象纬》九天则指:"东方苍天,南方炎天,西方浩天,北方玄天,东北旻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东南阳天,中央钧天。"
《太玄》曰:有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又曰:天以不见为玄。
《正义太玄经》云:"九天谓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尔雅》曰: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五运历年纪》:"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鲲鹏超脱于九天之外仍有所待。
《孙子·形篇》:"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谓兵势难测。
《淮南子·天文训》云:"天有九重"。
《楚辞·天问》云:"圜则九重。"王逸注:"言天圜而九重。"此九天之为九重天也。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疑是银河落九天"句引征此典。
《楚辞·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王逸注:"九天,东方曰皞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中央钧天。皞一作昊,变一作栾,一作鸾。"
《孙子·形篇》:"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梅尧臣注:"九天,言高不可测。"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宋濂《文原》:"九天之属,其高不可窥;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测。"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闾阖 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杨巨源《盛世无疆词》之九:晴光五云垒,春色九天深。
唐·王涯《宫词》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宋·陆游《蒙恩封渭南县伯》诗:"旋着朝衫拜九天,荣光夜半属星躔。"
《史记·封禅书》:"九天巫,祠九天。"司马贞索隐:<孝武本纪>云:"立九天庙于甘泉。"《三辅故事》云:"胡巫事九天于神明台。"
《奇门遁甲》:九天:干金之象,万物之父。为威悍之神,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