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云南霁虹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南霁虹桥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云南霁虹桥

位置: 澜沧江

始建: 东汉

云南霁虹桥,在云南省保山市与永平县交界处的澜沧江上,有一座飞架在悬崖绝壁之上的铁索桥,1986年前的霁虹桥是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的位置是西汉的兰津古渡,东汉曾流传"渡博南,越兰津"的歌谣。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两世纪,从四川西昌起,经云南姚安、下关、保山,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就已形成,霁虹桥就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咽喉。此处古为舟筏渡口;东汉永平年初架起藤蔑桥;元贞年(1295年)改架木桥,得名霁虹桥;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1]

古桥历史

早期

东汉永平年间,征集大量民工在汹涌的澜沧江上搭桥,最终一座藤蔑桥在东汉永平年间横跨两岸,形如雨霁彩虹出,得到霁虹桥的名头。大理 "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首民歌,是服役民工心底的怨怒。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

唐樊绰《云南志》(《蛮书》)里说:"澜沧江南流入海,龙尾城(今大理)西第七驿有桥,即永昌也。两岸高险,水迅激,横亘大竹索为梁,上布箦,箦上实板,仍通以竹屋盖桥。其穿索石孔,孔明所凿也。"根据此段史料记载的推断,在三国时期诸葛亮部队南征时,就改渡为桥了,只不过是一座竹索桥。

元代不见资料记载。仅在清倪蜕《滇南杂志·卷七霁虹》说:"元也先不花西征,始更以巨木,题曰'霁虹',后圮,复以舟渡。

明朝

明成化年间(约公元1476年),霁虹桥附近永平侧江项寺了然和尚用化缘得来的资金将桥改建为铁索桥(一说为弘治年间王槐建),稳固性大大加强。

明正德《云南志》说:"旧以竹索为桥,修废不一。洪武间镇抚华岳,铸二铁柱于两岸以维舟,然岸陡水悍,时遭覆溺,后架木为桥,又为回禄所毁,弘治十四年(1501年),兵备副使王愧重修,构属于其上,贯以铁绳,行者若履平地"。

明张志淳《重修霁虹桥记》说:"桥又倾,镇守太监朱奉及参将沐崧,命所司葺之,以图久远,始事于正德六年(1511年)十一月八日,落成以次年四月二十一日,上覆以屋,下承以巨索,而景之崖上,大率制皆仍了然之日,而贞固皆福之矣。"

明郭春震《重修霁虹桥记》说:"嘉靖己酉(1549年)夏,霁虹桥复圮,有司白其事于分巡检宪孟公,请于两台,予奉玺书按部继至,饬财度工,以千户万汇、巡检王贵之督工,凡三逾月乃落成。"该文记载了嘉靖己酉年(1549年),毁了后又重建的情况。

明万历刘廷蕙《重建霁虹桥碑记》说:"万历丁酉(1597年)春,大侯州奉学夺印谋官,借资顺宁酋长猛廷瑞。猛廷瑞者,素蓄不轨,惴惴虞其及也,遂取二桥。一日,畀炎火,……顾二桥渐然烬余,犹病涉,非可以委土寅射利者。……讫工于嘉。平月之十日,凡五阅月,而二桥告成,规峙且廓焉。"该碑文刻立于明万历年间,记载了丁酉年(1597年)桥被兵焚毁的情况,以及重建经过。

明万历邓原岳《重修霁虹桥记》说:"蒲夷再叛,大中丞陈公命率总偏师剿之,兵宪杜公监其军,授以方略,军威大振。贼走,路绝,计无所出,夜潜出烧桥,欲以断饷道而困永昌,一夜尽为煨烬,……尔前募建时颇有赢镪,度不足,则捐俸为大役。先,巡宪张公割禀余佐之,二三守相及缙绅三老,亦名乐助其成。经始于春二月,而毕役于夏六月。矫若长虹,翩若半月;力将岸争,势与空斗。"该碑文刻立于万历年间,记载了霁虹桥遭兵祸焚毁后,在陈用宾等人的支持下重修的经过。

明天启《滇志》说:"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为顺宁猛酋所焚,兵备副使邵以仁重建,二十八年(1600年)复毁,兵备副使杜华先、分巡按察使张尧臣捐俸修,知府华存礼请于两岸设弓兵守之。"该文记载了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和二十八年(1600年)两次所毁又重修的情况。

明《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说:"万历丙午(1606年),顺宁土酋猛廷瑞叛,阻兵烧毁。崇祯戊辰(1628年),云龙叛贼王磐又烧毁。四十年间,二次被毁,今己巳(1629年)复建,委千户一员守卫。"该文记载了万历丙午年(1606年)和崇祯戊辰年(1628年)两次被毁又重建的情况。

明朝之后

清乾隆《永昌府志》说:"明季复毁,顺治(1644-1661年)间,督抚司道各捐金檄金腾道纪尧典督建,两端系铁缆十六,覆板于上,为屋三十二楹,长三百六十丈,南北为关楼四,宏敞坚致,视昔有加,后毁于兵。康熙十二年(1673年),总兵张国柱重建,吴逆时又毁。二十年(1681年),知县蒋嘉漠重建。二十七年(1688年),总兵偏图增修两亭于南北(按:东西)岸,桥旁翼以栏杆,日久捐蚀。三十八年(1699年),总兵周化凤、知府罗伦、知县程奕重修。乾隆十五年(1750年)水泛冲毁,知府曹梦龙、知县顿权重修"。该文记述了从顺治到乾隆间"四毁四建"及其增修情况。

光绪《永昌府志》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兵燹焚毁,铁索坠于江中,知府李恒谦重修。"该文简要记载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毁和修的情况。

民国《保山县志》说:"民国十五年(1926年),匪乱,拆板桥,后又修之。此桥当永昌交通要冲,既建铁桥后,屡毁屡修,一郡之治乱所系,不徒商旅之往还也。"

民国《重修保山澜沧江桥碑序》说:"庚午(民国19年,即1930年)十二月二日,天将明时,有大帮驮牛争先过桥,不服制止,致使牛拥挤桥上,压力过重,当即铁链踩断两根,三日正午又有驼货马驮数十头,相继强行达桥,未及过半,铁索又断十根,仅余两根,桥板已坠水面,完全不能通过。桥断之后,当时采取的修桥措施是:县府于勘明后,召集所属各机关暨商会人员开会研议,对于目前救济交通,暂编浮桥一座以便继续通行,一面鸠工庀材重建铁桥用符原状,所需工程款项,除饬杉阳(今永平杉阳乡)人民耕种养木公山者,仍然向例供应桥板外,其余铁木石工,永保二县均有应募之人传到,分别服役,仍然付工资,议由往来货驮,行人牧畜等项,量予抽取功德。"

1938年8月滇缅公路通车后,人流才基本停止,只是两岸邻居少数人行走往来而已。

1949年之后

1949年云南边纵七支队西进保山,为阻止保安团追击,将18根铁索宰断。1952年重新修复。

霁虹桥在500多年的风雨中,屡次遭受灭顶之灾,伤残无数。据统计,仅截止滇缅公路通车的1938年,霁虹桥就被澜沧江卷走10余次,重建和大修达19次。可谓"屡败屡战",百折不挠。

1986年10月12日,在其上150米处燕子岩因暴雨滑坡,载断江流达15分钟,洪流高出桥面达7米,将霁虹桥15根铁链冲断,桥亭冲毁。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保山市洞经协会募集资金12万元,在原桥上20米处重新架设成长120米、宽2米的钢索木面板桥,取名"尚德桥"。

结构特点

根据1981年实测,桥总长113.4米,净跨径为57.3米,桥宽3.7米。全桥共有18根铁索,底索16根,承重部分是4根1组共3组,扶拦索每边一根。底索上覆盖纵横木板。铁索锚固在两岸桥台的尾部,桥台长约23米。铁链扣环直径2.5-2.8厘米,长30-40厘米,宽8-12厘米;扶拦索由长8-9厘米,宽7厘米左右的短扣环组成。

两岸桥墩用条石彻成半园形。桥高出水面(旱季)12.5米,桥重(悬空部分)约15吨。两岸桥墩上建有关楼(西关楼已毁,东关楼尚存。)和过亭。桥东原有武侯祠、玉皇阁,桥西有观音阁、古堡、御书楼等古建筑,均已倾倒。

摩崖石刻

与霁虹桥浑然一体的摩崖石刻伫立在沉寂的古渡旁,因霁虹桥的存在而相互辉映。这些题刻,大多出自明清两代,现尚有20余条清晰可鉴,多数字大如斗,古风袭人。其中书写于清康熙癸未年间(公元1703年)冬天的"霁虹桥"3字,幅高1.27米,宽3.4米,体壮气足,格外醒目。"西南第一桥"直书阴刻,字高0.8米,笔力雄健,章法亦佳;还有"沧江飞虹"、"悬崖奇渡"、"金齿咽喉"、"天南锁钥"等,均古意苍苍,各具特色。

在题刻中,多数字大盈尺,风骨高古,雄浑壮丽;颇有气魄。隶、草、楷书各体皆备。从内容上看,一类是题颂长虹卧波的,如清康熙年间的霁虹桥,明代成化年间的西南第一桥,及督学使吴鹏的沧水飞虹等。第二类是赞美古渡天堑的,如清康熙年间的天南锁钥。乾隆年间的悬崖奇渡,明嘉靖年间的壁立万仍,还有兰津渡、金齿咽喉、要塞天成、悬岩奇渡等。第三类是称颂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具有代表性的是每字高约1.8米的"人力所通"。

在诗联中,首推明代永昌(今保山)人张含的《兰津渡》。 山形宛抱哀牢国,千崖万壑生松风。石路其从汉诸葛,铁柱或传唐鄂公。桥通赤霄俯碧马,江含紫烟浮白龙。渔梁鹊架得有此,绝顶咫尺樊桐公。诗用楷书题于壁上,为横幅,每字约10厘米见方。诗用精妙之笔传神地称颂了霁虹桥的悠久历史和宏伟之势,表达了作者对前人辟渡建桥开创之功的凭吊之情。此外,还有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春,监察御史王大任题写的:怪石倒悬侵地隘,长江诘曲盘山多。一联,比喻贴切,对仗工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兰津古渡的地形、地貌特点,给人以如临天险之境的感觉。

随着小湾水电站2008年蓄水,这些汇聚了名家才思慧想的摩崖石刻将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