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艾西莫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以撒·艾西莫夫(英语: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出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家與生物化學教授,门萨国际|門薩學會]]會員,他創作力豐沛,產量驚人,作品以科幻小说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人稱道。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1992年4月6日去世,死於紐約。
艾西莫夫(Asimov)在三歲時被帶到美國。他在紐約布魯克林長大。
1939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與科幻小說家羅伯特·海因萊因(Robert Heinlein)和L. Sprague de Camp一起在費城海軍航空實驗站工作。
1948年,他從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加入了波士頓大學。
開始撰寫他的機器人故事
1940年,艾西莫夫(Asimov)開始撰寫他的機器人故事(後來收集在我,機器人 [1950])。在21世紀,“正電子 ”機器人根據機器人三定律運行:
1.機器人可能不會傷害人類,也可能由於無所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2.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些命令會與第一定律相抵觸。
3.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只要這種保護與第一或第二定律不衝突。 通過(與坎貝爾一起)開發一套機器人倫理,並拒絕了先前將它們視為掠奪性金屬怪獸的構想,阿西莫夫極大地影響了其他作者對該主題的處理。
一生創作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500冊
艾西莫夫一生創作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500冊,據估計他至少寫過9000封的信函和明信片,著作類別除了哲学、哲學類以外,幾乎涵蓋整個「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1]。艾西莫夫是公認的科幻大師,与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羅伯特·海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2]艾西莫夫的作品中,以「基地系列」最為人稱道,其它的主要著作還有「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最後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合歸一統,被誉为「科幻圣经」。艾西莫夫筆下產出不少短篇小說,其中《日暮》(Nightfall)曾獲美國科幻作家協會票選為1964年前的最佳短篇小說。他也寫推理小說和奇幻小說,以及大量的非文學類作品,並曾用筆名保羅·法蘭西(Paul French)為青少年撰寫科幻小說「幸運之星系列 」。
艾西莫夫治學有方,他的科普著作多以史學手法闡述科學概念,儘可能細數從頭,理性分析科學脈絡。提及某個科學家時,也會一併附上詳細的背景資料,諸如國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並以語源學和發音方式介紹科技名詞。這些特點在他的《智者的科學指南 》、三大卷的《認識物理學 》和《艾西莫夫的科學探索史綱》(Asimov's 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裡處處可見。
艾西莫夫參與門薩學會多年,後來有點不甘願的被拱為副會長,他說這個學會的會員都「好逞能鬥智」,相較之下,他更樂意担任美國人文主義者協會 的會長。
榮獲雨果獎
《百科全書》(The Encyclopedists)(1942年)是阿西莫夫廣受歡迎的開始 基金會系列。
基金會系列以羅馬帝國的衰落為原型,以銀河帝國的末日開始。哈里·塞爾登(Hari Seldon)設計了一門學科,即“心理歷史學”,可以預測未來的歷史潮流。
他啟動了一項計劃,通過聚集總站上最聰明的頭腦來組建新的銀河帝國,將預計的30,000年的銀河黑暗年齡減少到1,000年。塞爾登還在一個未知的地方建立了一個神秘的第二基金會。基金會努力保持文明的活力,而在緊急時刻心理史預測的危機,長期死亡的塞爾登配藥建議的記錄。
這些故事寫於1942年至1949年之間,被收集為基金會三部曲:基金會(1951),基金會與帝國(1952),以及第二基金會(1953)。這部三部曲在1966年獲得了有史以來最佳科幻小說系列的特別雨果獎。
小行星5020、《艾西莫夫科幻小說》雜誌和兩項艾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相關影片
參考資料
- ↑ 艾西莫夫問答:你知道在「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裡,艾西莫夫哪個類別沒寫到嗎?(英文)
- ↑ Freedman, Carl. Critical Theory and Science Fictio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March 2000. P. 71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 現代機器人之父,奇幻基地,葉李華
- 艾西莫夫:機器人與基地宇宙作品年表,卡蘭坦斯蓋普恩基地,卡蘭坦斯
- 艾西莫夫機器人系列簡介,卡蘭坦斯蓋普恩基地,卡蘭坦斯
- 艾西莫夫宇宙:銀河地圖/星球分區對照,卡蘭坦斯蓋普恩基地,卡蘭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