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莎貝·阿言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伊莎貝·阿连德
Isabel Allende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Janus
出生 Isabel Allende Llona
(1942-08-02) 1942年8月2日(81歲)
秘鲁利馬
職業 作家,记者
語言 西班牙语
國籍 智利
公民權 智利-美国
獎項
配偶
  • Miguel Frías (1962–87)
  • Willie Gordon (1988–2015)
兒女
親屬 Allende familyAllende family
官方網站
www.isabelallende.com

伊莎貝·阿连德(sabel Allende,西班牙語:[isaˈβel aˈʝende] 讀音,1942年8月2日),智利女作家,阿连德的作品有时包含“魔幻现实主义”类型的各个方面,代表作有《精靈之屋》(1982年)和《野兽之城》(2002年),她被称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西班牙语作家” ,2004年,阿连德入选[[]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2010年获得智利 “国家文学奖”,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授予她2014年總統自由勳章。

阿连德的小说通常基于她的个人经历和历史事件,并向女性的生活致敬,同时将神话和现实主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她曾在许多美国大学巡回讲授文学。阿连德能用流利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于1993年获得美国公民身份,自1989年以来一直住在美國加州。

人物简介

伊莎贝尔•阿连德,智利女作家、新闻记者。1942年出生于秘鲁首都利马。她父亲托马斯•阿连德是位外交官。在她三岁的时侯,父母离异,母亲把她带回智利,住在外祖父家中。伊莎贝尔•阿连德从小时起即受到多方面的良好教育,尤其对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后来,母亲改嫁给一名外交官,她随继父遍游拉美、欧洲和中东各国,眼界大开。1957年,她回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翌年,在联合国根食及农业组织驻智利机构中任秘书。从17岁起,她开始了记者生涯,广泛接触了拉美国家的社会各界,深入调查了解了许多现实问题。这段记者生涯对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汲为深刻。1970年,她的伯父、社会党领袖萨尔瓦多•阿连德在全国大选中当选为智利共和国总统,开始进行民主改革。1973年9月11日,发生军事政变,阿连德总统以身殉职。伊莎贝尔•阿连德举家流亡到委内瑞拉。在委内瑞拉期间,她仍从事新闻工作,生活十分艰苦。1982年,她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幽灵之家》问肚,立即受到读者极大的欢迎,同时也轰动了欧美文坛。文学评论界认为,《幽灵之家》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杰作。这部小说一版再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是畅销书。伊莎贝尔•阿连德一举成名,被誉为“穿裙子的加西亚•马尔克斯。”“1984年,作者发丧了第二部长篇小说《爱情与阴影》;1987年,第三部长篇小说《月亮部落的夏娃》问世。这两部作品同样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并被译成多种外语出版。1990年,她又出版了新作《月亮部落的夏娃故事集》。伊莎贝尔•阿连德成为拉美“爆炸后文学”中成绩斐然的女作家。[1]

作品

伊莎贝·阿言德著有多部长篇小說、回忆录、短篇小说集。

  • 《精灵之屋》或译《幽灵之家》(La casa de los espiritus, 1982)
  • 《愛情与阴影》(De amor y de sombra)
  • 《伊娃露娜的故事》(Cuentos de Eva Luna)
  • 《春膳》
  • 《天鷹与神豹的回忆》三部曲:《怪兽之城》、《金龙王國》、《矮人森林》

作品风格

她深受女性读者的喜爱,究竟原因,大概是其中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色和浪漫风格使然。在她的小说中,女伊莎贝尔•阿连德性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每一个都是个性鲜明,敢爱敢恨,大开大合的暴脾气,不怕死,忘我付出,或者聪明绝顶,或者纯美至极,即便是妓女,往往也是心地善良,知恩图报。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魔幻不同,阿连德更多地将未卜先知、意念移物等种种通灵异术赋予女性,而男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亦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借用《哈利•波特》制造的一个名词,在阿连德女士的笔下,男人们恐怕个个都是"麻瓜"。 说到阿连德的女性主义特色并不带有激进色彩,主要体现在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即便因此遭受万般的凌辱和迫害,亦在所不惜,这是对女性人格魅力的赞歌,也为真正地女性主义正身。阿连德的女性主义,体现于其笔下女性的立场坚定,深明大义,独立自主,敢做敢当,乃至坚贞不屈。

而其男性角色,往往正邪两立,要么大善,要么大恶,大善者,多抱有社会主义的理想,必定温柔,且甘愿为心爱的女人赴汤蹈火。

參考資料

  1. [1] 伊莎贝尔•阿连德.藏书网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