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劳特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保罗·劳特伯 | |
---|---|
原文名 | PaulC.Lauterbur |
职业 | 教授 |
知名于 | 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领域取得了伟大的突破 |
保罗·克里斯琴·劳特伯(Paul Christian Lauterbur, 1929年5月6日 - 2007年3月27日) 美国化学家,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畢業。由于在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他与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一起获得了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 [2]
获得奖项
2003年,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化学系教授保罗·劳特伯(PaulC.Lauterbur)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彼得·曼斯菲尔(PeterMansfield)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原因是:他们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领域取得了伟大的突破,这些突破直接导致了“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上具有重大价值的”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3]
去世消息
200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教授,保罗·劳特伯(PaulC.Lauterbur)因肾病于3月27日在家中去世,享年77岁。 [4]
医用器械
磁共振成像仪
第一台医用磁共振成像仪于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发展至今,这种技术业已挽救了全球范围内难以计数的患者的生命。由于诊断的精确度极高,可以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像,同时现有实验结果证明它对患者身体没有损害,因此磁共振成像设备得以在各国迅速普及。今天,全世界的医院每年总计要做数千万次磁共振成像诊断,此类设备已成为医学界最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 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实质上是“物理学与医学的完美结合”。一个强磁场中的原子核会以一定的频率转动,如果该磁场吸收了相同频率的电磁波,它们的能量就会大大增强。当原子核返回到以前的能量水平时,电磁波就会发射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核磁共振。这一发现曾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5]
科学评价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校长理查德·赫曼说,保罗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磁共振成像技术每天都在拯救着无数人的生命。 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我国核磁共振领域泰斗,著名科学家王义遒在电话采访中对记者说:“他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奠基人,对医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系教授王为民则评价说:“没有他就没有核磁共振成像。”
Lauterbur曾在梅隆研究院工作,并同时在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学习研究生课程,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对核磁共振技术发生兴趣。他在1969年受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以后,继续研究核磁共振技术,并将这项技术用于对碳-13的研究。
在早期核磁共振研究领域,化学家们常常在磁场中研究原子和分子的图像。他们努力创造出均匀的磁场,以便获取分子的清晰信号。但是Lauterbur首先意识到在那些不均匀的磁场中得到的模糊图象实际上蕴含着大量的信息。
Lauterbur最先对试管里的水和重水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处理。但是Lauterbur很快就看到了这项技术潜在的医用价值,他努力试图对活体进行成像处理,但是苦于找不到一个能够塞进狭小的核磁共振试管的生物。后来有一次在海滩上玩的时候,他女儿建议用一只蛤,Lauterbur听取了女儿的建议。尽管Lauterbur得出的图像看上去和照片差不多,但是他明白这是非常重要的原理实验,其应用前景将会非常广泛。
其他人的眼光就没有Lauterbur这样超前了。Lauterbur第一次向《自然》杂志投稿竟然被拒绝,但是Lauterbur坚信核磁共振技术的前景,他在对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次投稿,1973年这篇重要论文得以发表,从那以后,被引用超过1000次。Lauterbur一生有将近100篇论文的总引用量超过3000次。
Lauterbur1985年受聘伊利诺伊州香槟分校的时候,核磁共振技术的医用成像潜力已经非常明显了,Lauterbur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改进这项新技术。2003年,Lauterbur与诺丁汉大学的PeterMansfield一起分享了诺贝尔医学奖。Mansfield是成像技术的另一个早期开发者。
然而Lauterbur的得奖引发了一场争议,媒体曝光很多——另一位科学家RaymondDamadian争辩说,他的一些实验比Lauterbur的更早,所以诺贝尔奖他也应该有份。Lauterbur对此的态度是“超然”,不公开发表看法。 [6]
相關影片
參考文獻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3
- ↑ 保罗·劳特伯中文百科在线
- ↑ 保罗·劳特伯:促成磁共振成像仪出现科技世界网
- ↑ 深悼2003诺贝尔奖生理医学得主保罗·劳特伯 生物通
- ↑ 匹茨堡大学著名校友保罗·劳特伯百利天下教育
- ↑ 保罗·劳特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之父 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