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保钓运动

保钓运动
图片来自newinternationalism

保钓运动始于1970年,是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为了回应日本宣称拥有钓鱼岛主权所发起的一系列民间运动。其活动方式包括游行示威、驾船出海至钓鱼台列屿海域与登陆钓鱼岛[1] 宣示中国主权等。

目录

民间主要活动

20世纪

台湾

1970年9月,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与总编辑臧远侯决定指派记者登上钓鱼台采访。9月1日,记者宇业荧姚琢奇刘永宁蔡笃胜等人在基隆搭乘于水试所租用的海宪号远洋渔船启航。9月2日上午9点30分,一行人成功登陆钓鱼台,并在岛上升起中华民国国旗,海宪号船长王德泉则用八厘米录影机拍下这段画面。随后中国时报记者又在峭壁上留下“蒋总统万岁”五字。

1970年11月17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台湾留学生组成“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表示“反对美日私相受授”、“外抗强权,内争主权”,一方面抨击美国与日本,另一方面也要求中华民国政府应该力争主权。

1971年1月29日,二千多位台湾及香港留美学生在联合国总部外面示威,高呼“保卫钓鱼台”。以台湾和香港留学美国为主的学生,分别在华府纽约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芝加哥等地举行第一次保钓示威,光纽约就有近一千三百人参与示威。两周后,香港教师、学生组成“香港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发动学生上街示威,指控美日勾结;其中,该年7月7日学联维园发起的七七大示威更演变成严重冲突:香港皇家警察威利警司率领千多名警察,以近乎一比一比例武力驱散示威者,用警棍随意殴打手无寸铁的市民,由此为香港70年代的学运潮揭开了序幕。

1971年3月,包含赵元任余英时李远哲张系国在内的500多位华裔学生上书总统蒋中正,呼吁政府抵抗日本新侵略,并拒绝参加“中日韩联合开发海底资源协定”。在1971年布朗大学的保钓运动国是讨论会以及密西根州安娜堡国是大会,两场会议辩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是保钓运动中首次有左派台湾留学生公开支持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代表中国(CHINA);决议1971年9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前举行九二一联合国大游行,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留美的左派台湾学生以五星红旗开道,后面跟著的是10个人挂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牌子,再后面是10面毛泽东画像招牌。

在台湾,由张俊宏陈鼓应等人于1968年所创立的改革派杂志《大学杂志》,是台湾最早的保钓运动发声管道之一。1971年1月开始,大学杂志开始刊登保钓运动的消息,包括学者丘宏达的相关文章,同时也鼓吹自由主义,希望政府恢复人民政治自由。

1971年6月,在美日签署移转琉球(包括钓鱼台列屿在内)管辖权文件的同一日,上千大学生发动示威游行,至美、日大使馆递交抗议书。不过此后随著美日的签约已定,台湾学生的保钓运动也就暂停。

1971年10月,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引起台湾内部的忧患意识,学生以保钓运动为名,开始组织社团,发起学生运动。1972年4月4至9日,国民党政府担心学生运动失控,连续6天在《中央日报》副刊登出孤影(敏洪奎)《一个小市民的心声》一文,希望将学生运动降温。

因为保钓运动与联合国等议题,让台大学生王杏庆王复苏政大师大学生,经过学生社团间的相互联络、交换意见,于1972年12月初在报纸联名发表《我们的呼吁》,要求青年学生拥抱国家、社会,表达自己的声音。王复苏等150多人组织“社会服务团”,开始调查社会议题,学生运动由爱国保钓转向关心社会议题。1973年,台大学生又发起以服务农村、渔村、山地部落等的“百万小时奉献运动”,希望学生主动进行社会关怀。中华民国政府担心因保钓运动而衍生的学生运动失控,中国国民党透过救国团介入并接手各类社会服务团体,以控制学生运动。同时,警备总部搜索陈鼓应等人的住宅,指控他们立场亲共。1974年,警备总部发动台大哲学系事件,解除自由派学者的教职,台大哲学研究所因此停招一年。学生运动遭到压制,保钓运动的风潮也在台湾降温。

港台民间联合行动

1996年以后,香港台湾民间多次组织了保钓的行动。但是日本每次都派出警船拦截,只有极少几次登岛成功。当时尚为英属香港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陈毓祥等五人随保钓号货轮在9月26日抵达钓鱼台海域,多次被日本舰艇与军机围追堵截,难以抢滩,五人跳海示威,向钓鱼岛游去,其中陈毓祥遇溺身亡,另一名遇溺的保钓人士方裕源则被日本的直升机救起,送往石垣岛的医院救治。陈毓祥的逝世激发港、台两地的保钓行动。10月6日,即陈毓祥举殡当日,由台北县议员金介寿和香港立法局议员曾健成领导的新一轮保钓行动,于基隆租用了上千艘渔船出发驶往钓鱼台列屿。参与者在10月7日成功登陆钓鱼岛,并一同在岛上同时挥舞五星红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以表示钓鱼台是所有中国人的领土。当日,建国党成员在香港保钓人士下塌的酒店外示威,并焚烧了两五星红旗。10月9日,保钓行动委员会成员闯入日本驻港领事馆,在馆内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达半小时,以示抗议;其后,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发出恐吓信,表示会杀死所有中国人。

缘起

钓鱼台列屿为台湾省基隆市东北方约186公里(102海浬)的钓鱼岛与附近七个小岛(共计五个无人岛与三个岩礁)的合称,总面积约6.1636平方公里,是大屯山观音山山脉向东北延伸入东海海底的突出部分,实为台湾北部的地质延伸,在地质上与台湾东北方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脉相承,同为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上有淡水,没有居民,附近海域自古是台湾、福建渔民的传统渔场

1968年10月,联合国亚洲经济开发委员会(ECAFE)指出钓鱼台列屿海底大陆棚为一大油田,引起台湾日本中国大陆方面的关注。

1970年9月10日,美日两国在未与华方协同下达成协议,美国准备在1972年把美军二战时所占领的琉球群岛交予日本,当中包括钓鱼台列屿。过程中,虽然美国没有明文提及钓鱼台的法定地位,但是由于美国驻日大使馆表示“钓鱼台为琉球群岛一部份”,日本可以对钓鱼台进行直接管辖,而日本也开始驱逐来自台湾的渔民,引发全球各地华人抗议。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一直主张管有钓鱼台,美方的举动令中华民国政府极其尴尬,而中国大陆当局亦从未承认日本管有钓鱼岛。

参考文献

  1. 钓鱼岛,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