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僰人懸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僰人懸棺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壩和蘇麻灣兩地。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徵。

基本情況

目前共有保存的懸棺265具,是目前國內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離地表 10米~50米,最高者達100米。置棺方式,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2~3個,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鑿穴式,即在岩壁上鑿橫穴或豎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間的天然洞穴、裂縫盛放棺木。

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採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有少量的絲織品。懸棺葬的族屬,學術界爭議頗大,比較集中的有僰人說[1]、僚人說。其時代,上限未知,下限為明代

麻塘壩懸棺是珙縣僰人懸棺的核心部分。在珙縣洛表鎮西南麻塘壩。壩東西寬300米~500米,南北長約1000米,螃蟹溪從壩中穿流而過,溪岸東西對峙着21座連綿起伏的山崖,懸棺就分布今絕壁上。現存223具,以木樁懸棺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達100多米。絕壁上還有密如蜂眼的樁孔遺蹟和紅色彩繪岩畫200多幅。岩畫內容豐富,有騎射、舞蹈雜技和各種動物、武器、幾何圖形等,形象古樸生動。其餘懸棺葬遺蹟也有類似岩畫。麻塘壩懸棺相對集中在棺材鋪、獅子岩、九盞燈、大洞口。鄧家岩、三仙洞、珍珠傘和老鷹岩等處。  

景區級別

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省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能夠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保持歷史原貌,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級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國務院批准公布。

省級風景名勝區,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視頻

僰人懸棺 相關視頻

四川珙縣僰人懸棺群落
探索懸棺之 懸棺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