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洞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洞镇因八仙洞而得名,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管辖,位于G245国道唐巴公路线上,东距三台县城32公里,西距中江20公里,德阳50公里,成都121公里。东接建平镇,南邻西平镇,西连中江通济镇,北界金石镇。2017年,全镇总面积39.5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25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1个场镇居民委员会。2017年,全镇总人口9166户,26820人。[1]

建制沿革

八洞镇,因八仙洞而得名。三百多年前,常有善男信女到东岳宫烧香拜佛,信众在修水井时挖出两块石板,石板上刻有八个神仙,据说每个神仙在一个山洞修炼,信众认为神仙出现必有吉祥,后得名八仙洞。

清光绪二年(1876)于此兴场,名八洞镇。

清末民初,三台县设4路28乡,八洞属西路娄金乡(驻红昕场,今建平镇红星乡)管辖。

民国9年,川战迭起,各地加强团练组织,分上、中、下乡,设团练办事处。娄金上乡驻红昕场,娄金中乡驻玉皇庙(今建平镇),娄金下乡驻八洞镇。

民国14年,改团练为团甲,设八洞镇为团甲公所。

民国24年,设设联保,设八洞联保。

民国29年,奉行"新县制",改设八洞联保为八洞乡。

1951年,土改完成,进行民主建政,仍设八洞乡;并从八洞分设龙井乡,以驻地龙王井而得名。

1956年,八洞乡更名为胜利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分别成立胜利人民公社、龙井人民公社。

1967年,"文革"初期,龙井更名为群益公社。

1981年,地名普查,胜利复名为八洞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建制,复设八洞乡,群益乡,属西平区。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八洞、群益两乡合并成立八洞镇。[2]

镇情简介

环境资源

有土地面积3829公顷,耕地1716.53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98亩。主要小溪8条,全长15公里。植被面积772.6公顷,森林面积972.6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7%。境内地属浅丘,有小(-)型胜利水库,电灌站29座,都江堰人民六期(百里渠)支斗毛渠73公里小控灌镇境;自流灌溉面积达8600亩,占耕地面积的32%。地处浅丘,矿泉水、页岩等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水利条件好,是全县主要产粮区之一,也是三台的棉花基地镇。

区位经济

八洞镇位于四川省三台县城以西,东距县城32公里,西距中江20公里,德阳50公里,成都121公里。八洞镇幅员面积38.29 平方公里,东接建平镇,南邻西平镇,西连中江通济镇,北界金石镇。因镇八仙洞而得名。镇内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玉米、红苕、小麦、大麦、棉花、花生、油菜、水果、蚕茧、蔬菜等,产量较丰,"三高"农业初具规模。镇内市场繁荣,商贸兴盛,盛产篾席、竹帘和草编等手工编织品,历史悠久,享誉省内外。八洞镇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唐巴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素有三台"西大门"之称。[3]

自然环境

土地环境

三台县八洞镇八洞镇总面积38.29平方公里,八洞镇面积1平方公里。镇辖17个行政村,镇居民委员会2个。2001年,八洞镇总人口26201人,7122户。少数民族4个,共123人。八洞镇有土地面积3829公顷,耕地1716.53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98亩。主要小溪8条,全长15公里。植被面积772.6公顷,森林面积972.6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7%。境内地属浅丘,有小型胜利水库,电灌站29座,三台人民六期(百里渠)支斗毛渠73公里小控灌镇境;自流灌溉面积达8600亩,占耕地面积的32%。地处浅丘,矿泉水、页岩等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水利条件好,是三台县主要产粮区之一,也是三台的棉花基地镇。

气候

八洞镇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年均气温15℃,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4℃,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为4℃,夏季平均气温比青城山景区低2℃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80毫米,雨日和雨量均为夏多冬少;年平均日照1000小时以上,风向频率以静风最多,植被覆盖率90%以上,形成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

生物

八洞镇境内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植被良好,种群完整,垂直分布明显,乔木、灌木、针叶林、阔叶林皆有,有63科200余种之多。珍贵树木有红豆杉、冷杉、珙桐、罗汉松、紫檀、银杏、楠木、黄杨等,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九龙沟景区更有高山杜鹃林,每年时值杜鹃开放,成片的杜鹃花美不胜收。茶园村千亩茶园更是让人心旷神怡。竹类主要有茨竹、箭竹、荆竹、斑竹、甜竹、苦竹、刺茨竹、龙竹、拐杖竹、牛尾竹、白葭竹、实心竹和楠竹等,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笋更是属山中珍品。药材有木通(血通、花通、槐通、铁通)、块头(俗称山乌龟)、黄柏、厚朴、山枝子、金银花、扈柄子、泥槟子、鼻流、乌子、何首乌、刺黄苓、水黄连、黄连、瓜蒌、木鼻、山药根,香符、陈艾、青藕、车前子、过路黄、紫苏、野海椒、内寄生包、蛇蜕、山药、牛膀子、鱼腥草、藿香、泽兰、虎耳草、铁扁担、二郎箭、牵牛草、土花椒、半夏、左转藤、白艿、母猪藤、地骨皮、鸡虱草、鸡血藤、梅子等四十余个品种。还有天麻、三七等名贵药材。[4]

乡镇建设

规划建设

八洞镇群众自愿,政府扶持,协会组织。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八洞镇始终坚持"统一设计,自愿自建,验收合格,政府补贴"这样一个原则,即日光温室由农户自愿申报建设经营,而政府对发展温室的农户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农户建成温室后经验收合格,政府给予兑现补贴资金。同时,组建农民蔬菜专业协会,由协会全权负责户数落实、地块调整、资金筹集、配合规划、监督施工等项工作。特别是在物资采购和资金使用上,采取"协会采购,政府补贴"的办法,即协会负责各类物资的采购,政府统一结算付款,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公开、公正,进一步增强了透明度。

农业建设

八洞镇政民合力,广辟水源,配套设施。按照"政府帮、村民建"的原则,在水资源相对富集的地段,每2-3个温室之间新打配套机电井1眼,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段,由政府补贴相关材料和所需物资费用,农户投工投劳铺设引水地埋管,解决用水问题,确保灌溉充沛。此外,由政府投资架设1500米低压线路,方便农户接线进棚,最大限度保障农户顺利建设生产。建设市场,寻求订单,畅通营销。为了确保温室种植户"产出来,销路畅,增效益",八洞镇计划在村内建设一处蔬菜批发市场,方便村民售菜。同时,组织农民经纪人积极拓展市场,联系订单。此外,八洞镇还计划引进区内外蔬菜加工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一座恒温保鲜库,大力发展蔬菜保鲜加工,实现产品增值。八洞镇日光温室建设只是全旗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据测算,温室建成后每年每棚可种3-4茬蔬菜,每棚年纯收入可达10000元。[5]

经济建设

八洞镇拥有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一座,35KV和110KV变电站各一座。三台县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达500多亿立方米,属无硫、甲烷含量高的优质天然气,八洞建有一条专用供气管道和一座配气站,在用气指标、价格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优势。

园区建设

八洞镇工业点是经成都市批准设立的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10个重点镇工业布局点之一。八洞镇根据工业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确立了"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发展战略,明确了天然气化工、造纸及纸质包装、建材等为主的产业发展定位,规划了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的八洞工业点,制订了《三台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化工聚集区控制详细规划》、的《八洞工业点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工业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业点建成面积达1.58平方公里,基本建成"一纵两横"园区道路骨架,目前工业点通讯、光纤等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7年6月,八洞镇工业性企业达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园区内入驻企业2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解决了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四川创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猪繁育、商品猪生产、生猪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股份制公司。该公司在我县八洞镇投资兴建的斯格祖代种猪场为公司种猪繁育基地,是公司聘请猪场设计专家根据种猪界几十年的先进经验和本地实际情况,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现代工艺流程、分阶段饲养管理;配备母猪单体限位栏、分娩高床、仔猪培育高床、负压式及缓冲式自动通风;配套湿帘降温系统、闭路监控系统、污染环保系统;立体防疫、阶段生产'全进全出'"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兴建。该猪场生产的斯格种猪是比利时斯格遗传技术公司培育的五系配套优良种猪,其商品猪生长快,日增重900克以上,肉质好,产肉力强,屠宰率75-80%;瘦肉率高达66-68%,肌肉丰满,背宽、腰厚,臀部发达,具备高瘦肉型商品猪的最佳体型,出栏体重120公斤。[6]

农业经济

2005年,八洞镇在八洞镇范围内实施土地整理,按照建设"工贸型花园式小城市"的奋斗目标,新建了八洞新城和6个新型社区,整个城市布局呈"六星拱月"结构,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1平方公里。八洞镇农民集中居住达2万余人,城镇化率达46.8%。八洞镇利用土地整理的契机,大力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创新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汤营模式":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集体以土地整理后的新增耕地入股,兴农业公司投入资金100万元作为风险投入,成立了汤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实行每亩每年800斤黄谷保底和经营利润按股分红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的现代农业。2006年,公司收益达48.5万元,农户的收入由过去单纯的种植收入变为股金收入、务工收入、红利收入和经营收入等,真正实现了多元化增收。在此基础上,八洞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大力鼓励和支持以股份型、企业型、专合组织型、农户联营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土地。目前,八洞镇创办汤营、来龙、樊哙和三河农业有限公司4个,各种专合组织和合作社6个,流转土地近万亩。[7]

特色农业

政策

八洞镇加快科技入户的步伐。农业部去年在我省9个县实施10个科技入户项目,投入资金260万,在此基础上,还将增加4个项目县,增加20%的资金投入。八洞镇投入80万资金实施"科技入户整市推进"项目。作为配套,在去年25个县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作为落实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具体措施,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科技入户工程为我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现代农业都具有重要意 义。而省政府出台的《意见》,该文件在政策层面上首次界定了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区别,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为农技推广公益型职能所需的资金提供了政策支撑,为四川省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落实到基层扫清政策障碍。

成就

八洞镇朝阳村是三台县有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近3000亩。由于多年种植蔬菜,病虫害发生较严重,农户缺乏对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导致减产、减收。去年,实施"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机制示范"项目,由敖平农技服务片站的代秀蓉负责联系,请来专家进行培训,同时,根据农户需求开展各类实验示范,培养了一批农民专家,推动了朝阳村的蔬菜发展和食品安全。2006年,朝阳村人均增收430元。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各地加快实施科技富民、科技入户工程,这说到我们农技推广人员的心坎上了。科技入户要有针对性才能够得到农户的欢迎。朝阳村实施的"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机制示范"项目,就是根据当地广大农户的种养特点和规模进行技术指导,促农增收效果不错。[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