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興登堡號飛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興登堡號飛艇(LZ 129 Hindenburg),航空器註冊編號為D-LZ 129,是一艘國的大型載客硬式飛艇和興登堡級飛艇的主導艦船。該系列是世界上最長的飛行器,並且是體積最大的飛艇型號[1]。它由齊柏林公司在腓特烈港的博登湖設計並建造。建成後,它由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公司於1936年3月投入運營。它在第二個飛行季中的第一次跨大西洋飛行於1937年5月6日在新澤西州曼徹斯特鎮萊克湖海軍航空總站上空嘗試降落時爆炸燒毀。

興登堡號得名於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他自1925年到他於1934年去世期間擔任德國聯邦大總統職位。

設計與建造

興登堡號有着杜拉鋁製成的骨骼,其中包括了15個摩天輪似的隔艙,裡面被放置了16個巨型棉製氣囊。這些隔艙被水平的大梁連在一起。飛艇有着棉質的蒙皮,上面塗有混合反射材料以防氣囊收到各種輻射的危害,其中包括了紫外線(可能會破壞袋體)和紅外線(可能會造成袋中氣體過熱)。這些氣囊使用了由固特異發明的新方法來製造,該方法使用了多層糊狀乳膠塗層,而不是之前使用的腸膜。1937年,齊柏林公司購買了5,000千克(11,000磅)從1930年10月失事的英國飛艇R101上拆解下來的杜拉鋁,這些杜拉鋁可能被重新加熱並用於興登堡號的修建中。

興登堡號的內部裝潢是由Fritz August Breuhaus設計的,他同時還設計過普爾曼車廂,遠洋客輪以及德國海軍戰艦。位於上層的甲板A包括給乘客居住的小房間,兩側則是面積巨大的公用艙室:包括一個位於左舷的餐廳,一個休息室以及一個位於右舷的寫作室。牆上的畫作描繪了齊柏林伯爵的南非旅行。而休息室的牆上則印有一幅世界地圖。在兩個甲板的兩側分布有長方形的傾斜窗戶。設計師預計乘客們會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公共區域而不是他們狹窄的房間內。

位於下層的甲板B有着洗手間,一個工作人員使用的餐廳以及一個吸煙室。Goodyear Zeppelin公司的美國代表Harold G. Dick回憶道「通往吸煙室的通道經過加壓處理,以防止氫氣由酒吧進入吸煙室,通道的門上還有一個旋轉式空氣鎖。所有離開吸煙室的乘客都會經過酒吧工作人員的詳細檢查以防止他們將香煙煙斗帶離吸煙室。"

用氫氣取代氦氣

一開始,氦氣被選取為飛艇提供浮力,這種氣體不會燃燒,因此,它是能夠用在飛艇上的最為安全的氣體。但是,在建造興登堡號飛艇的時候,這種氣體非常稀有並且極其昂貴,因為它只是美國開發天然氣時產生的副產品。與其相比,氫氣能夠被任何工業國家很便宜的大量生產,而且因為它比氦氣更加輕,因此能夠提供更大的浮力。由於氦氣極其稀有以及昂貴,美國政府規定使用氦氣的飛艇必須不惜任何代價來保護艙體中的氦氣,因而這項規定抑制了美國氦氣飛艇的運營。

儘管美國通過了1927氦氣控制法令禁止了氦氣的出口[2],德國人仍然在設計飛艇時仍考慮到的是利用氦氣來提供升空力,因為他們認為他們能夠說服美國政府以讓其出口氦氣。當工程師意識到美國國家軍需品控制委員會不會放開出口控制的時候,他們重新設計興登堡號以讓其能夠用氫氣升空。儘管氫氣容易爆炸,但除氫氣外,沒有其他任何一種氣體能夠提供足夠的升力並且能被大量的生產。使用氫氣的另一個好處是工程師們能增加興登堡號的乘客房間來搭載更多的旅客。德國長時間運營客用氫氣飛艇而沒有出現過受傷或死亡的經驗讓德國人普遍認為他們已經掌握了安全使用氫氣的方法,而興登堡號在它第一個飛行季的表現似乎證實了這一點。

視頻

興登堡號飛艇 相關視頻

珍貴影像:1937年「興登堡」號飛艇空難全過程, 真慘啊!
世界特大空難,巨型載客飛艇「興登堡」號34秒內化為灰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