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冠饰角龙属

冠饰角龙属
图片来自dinosaurpictures

冠饰角龙属名:Coronosaurus)是角龙科尖角龙亚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冠饰角龙是种中型角龙类,头盾后缘的第二颈盾缘骨突位置,由多个小型、丛聚状短骨突取代。

冠饰角龙原本是尖角龙属的第二个种,在2012年被成立为独立属。

目录

发现与命名

在1996到2000年之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菲力·居尔(Philip J. Currie)前往亚伯达省南部,在两个尸骨层进行挖掘工作,都是属于贝利河群(Belly River Group)的老人组(Oldman Formation)地层。138号尸骨层的下方14.6公尺,是恐龙公园组(Dinosaur Park Formation)地层,也属于范围较大的贝利河群。

MRR尸骨层的位置,在138号尸骨层的西南方约180公里处,也是老人组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白垩纪晚期的中坎潘阶,约7650万到7620万年前。两个尸骨层出土的角龙类化石,被送到亚伯达省德拉姆黑勒镇的皇家蒂勒尔博物馆,进行化石处理、母岩处理的工作。

在2005年,古生物学家Michael J. Ryan、Anthony P. Russell将大部分化石建立为尖角龙属的第二个种,布玛尼尖角龙;种名是以研究人员Donald Brinkman为名,他曾对于白垩纪晚其亚伯达省的古生态系统,做出重要研究。正模标本(编号TMP 2002.68.1)是个大型顶骨,保存了接近完整的中线骨棒、部分的后侧骨棒,左边的第一到第三颈盾缘骨突被保存下来,右边的第一到第二颈盾缘骨突则被部分侵蚀过。

顶骨缺少中线骨架的最前缘(顶骨的接触额骨部位),也缺少侧边骨棒(构成头盾眶上孔边缘的细骨棒)。这个顶骨来自于一个接近成年个体。除此之外的较知名标本,还有一个顶骨(编号TMP 2002.68.3)、一个眶后骨(编号TMP 2002.68.10)、一个眶上骨(编号TMP 2002.68.5)。

在2012年,Anthony P. Russell与其他古生物学家研究老人组的尖角龙亚科化石时,发现尖角龙的模式种Centrosaurus apertus)、布玛尼尖角龙,在种系发生学上并不形成一个单系群,也就是有拆分的必要。他们将布玛尼尖角龙建立为新属,模式种是布氏冠饰角龙Coronosaurus brinkmani,或译布玛尼冠饰角龙)。属名是由拉丁文的“王冠”(corona)与古希腊文的“蜥蜴”(saurus)所构成,王冠是意指其顶骨的形状,顶骨周围的颈盾缘骨突,使外形貌似王冠。

体征

冠饰角龙是种中型角龙科恐龙。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估计其身长约为5公尺,体重估计值约为2公吨[1]。冠饰角龙的额角长度接近原始尖角龙亚科,例如亚伯达角龙恶魔角龙,而额角长度比祖尼角龙开角龙亚科还短。额角角核成尖金字塔状,在额角的一半位置,额角往两侧大幅弯曲,方向朝向斜侧边,经过眼睛上方。冠饰角龙的顶骨后侧骨棒(头盾的最后缘),延伸出许多小型短骨突,向头盾上方、后方沿伸而出,这额外特征在角龙类中相当独特。

研究人員推論,在冠飾角龍的生長過程中,頭盾後緣的小型短骨突會逐漸增大、互相連結癒合,形成大型、叢聚式骨突。這些小型短骨突的詳細位置,位於接近頭盾中線位置,延伸自第一頸盾緣骨突基部,而且緊密排列;第一頸盾緣骨突也是位於頭盾後緣,向前延伸、彎曲於頭盾大型洞孔上方。這些小型、叢聚式短骨突,有助於穩固第一頸盾緣骨突的基部;而在其他角龍類,相同位置則是單個的第二頸盾緣骨突。研究人員推測,第一頸盾緣骨突的基部位置,應該是原本第二頸盾緣骨突的生長位置。

除此之外,冠飾角龍還具有形狀特殊的第三頸盾緣骨突,呈鉤狀、或淚滴狀,從頭盾後緣延伸而出,朝向後側方延伸。除了額角與頭盾週圍的短角,冠飾角龍的其他特徵類似尖角龍戟龍。冠飾角龍的幼年體、亞成年個體,鼻骨未癒合,而成年個體的鼻骨癒合,這種鼻骨的生長變化,相當類似尖角龍。冠飾角龍的鼻角筆直、側向扁平、末端較鈍,鼻角從癒合鼻骨的後半段延伸而出,類似其他尖角龍亞科。所有幼年標本、大部分成年標本的鼻角形狀,前側的彎曲幅度比後側還大,因此大部分的鼻角是略為朝後彎曲。

参考文献

  1.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