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冬菇亭
圖片來自qq

冬菇亭香港公共屋邨独有的一種設施,正式名稱是熟食亭英語可翻譯為:Cooked Food Stall,是一個四方形、尖頂的小型建築物,屋頂中間有拱形排氣口。因為外形像冬菇,被人們稱為「冬菇亭」。冬菇亭頂部以紙皮石鋪成,達到耐用的效果,也可遮陽擋雨;拱形排氣口讓煮食熱氣上升後向中央排走,較涼快的空氣則由周邊引入,加強空氣對流。

目录

歷史

冬菇亭在1970年代隨公共屋邨建成而出現,最早的冬菇亭是在1974年出現,是當時房屋署的一位馬來西亞籍建築師所負責[1],及後此一建築便成為新加坡組屋熟食市場的藍本。全港首個冬菇亭誕生於九龍愛民邨,冬菇亭在那個年代出現,正正切合舊時市民習慣光顧街頭小食檔的生活模式。有些屋邨有超過一個熟食亭,通常聚集在同一地方興建。這些熟食亭由私人租用,開設廉價食肆,通常以大牌檔形式經營;通常分為四部分,由多個檔主經營,可分別售賣不同的食物。有些店主更搭建帳篷佔用店外的公眾地方,擴充經營範圍,或會阻塞通道,造成衛生問題。有些熟食亭鄰近住宅樓宇,並且營業至深夜,一些食客聊天吵鬧,因而產生噪音問題。

另外亦有一些熟食亭不在公共屋邨內,例如元朗建業街熟食街市和裕景坊熟食街市,現由食物環境衞生署負責管理。

發展

在1990年代起,房屋署的政策是停止興建新熟食亭,2001年房委會推出自願放棄計劃,租戶如放棄經營,可即時領取25萬港元津貼(相等於10個月淨租金加5萬元局限性街市檔位投標替代金);若選擇繼續經營,房署重新安置租戶遷往商場美食廣場,陸續取締已有的熟食亭[2]。位於順利邨的冬菇亭並無售給領展,由房署擁有,該三個冬菇亭已拆卸,原址並將重建成一個小舞台,供社區團體租用作表演及其他用途。

2005年由領展管理的冬菇亭推行翻新計劃,重整排污及電力系統,採用一亭一店,並需申請餐廳經營牌照,才能獲准租用。其中美林邨的三個「冬菇亭」由單一食肆集團租用,分別改建為茶餐廳茶樓、海鮮酒家,足以容納1,000名食客,投資逾千萬元改裝,加設豪華水晶燈、維多利亞時代復古鐵閘、LED環保燈、日本琉璃瓦屋頂、活動天幕等。

黃大仙下邨的冬菇亭則由原三家經營的家族店東合作在原址每日輪流經營八小時,分別為早市粥品、晚市小菜及通宵糖水。

參考文獻

  1. 靚冬菇與新牌檔 世紀藍圖. 香港電台網站. 2010-09-25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9). 
  2. 保障「冬菇亭」及熟食檔商戶權益. [200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