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冷汗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畏寒、肢冷而出汗。[释义](名)由于极度惊恐、紧张或休克时手足发冷,流出的虚汗。[1]
释义
词义: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基本解释 [cold sweat] 因紧张、惊惧或疾病等导致汗出而自觉有冷感 吓了一身冷汗 详细解释 由于惊恐或休克等原因而出的凉汗。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且说 刘璞自从结亲这夜,惊出那身冷汗来,渐渐痊可。” 冰心 《南归》:“她每夜四时左右,总要出一次冷汗,出了汗就额上冰冷。”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九章:“ 花正芳 陡然间出了一身冷汗,立刻追上去,不由分说,将 郭祥捺倒在草丛里。” 文心海洋《重回明末辽东·听教睢阳袁可立》:“一番话说得杨太曦后背上冷汗横流,听得唯唯诺诺,不敢做声。”
症状
冷汗 证名。又名柔汗。 ①指多汗之属阴证者。见《类证活人书》卷四。又名阴汗。由阳气虚衰,阴寒相乘,以致汗冷肢冷,甚则身冷。《景岳全书·汗证》:“阴汗者,冷汗也。”“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虚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大惊大恐大惧,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又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亦必多汗出,以阳随气去之故。治宜益气温阳,用黄芪建中汤,甚者加附子。或参附汤、六味回阳饮等方。参见阴汗条。 ②指汗出而冷者。除阴证外,热极、痰证亦可见之。《医碥·汗》:“盖热聚于内,肌肤反冷,肤冷,故汗亦冷也。”因火邪亢极者,用如神白虎汤;相火旺盛者,用知柏地黄汤。《证治准绳·杂病》:“有痰证冷汗自出者,宜七气汤或理气降痰汤。” 病因 冷汗指因紧张、惊惧或疾病等导致汗出而自觉有冷感。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人有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突然受到惊吓时,手掌、足底、腋窝部以及面部都可出汗,这叫精神性出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出冷汗”。有时人吃了葱、蒜、辣椒、杨梅、酸杏等酸辣食物时,面和颈部常出现汗珠甚至大汗淋漓,这叫作味觉出汗。这两种类型的出汗是没有什么特殊气味的。用中医理论来说就是阴盛阳虚,体内阴气太重。 鉴别诊断 中青年出冷汗与小儿血钙偏低引起的出冷汗发病机理不同。冬春转季是中青年出冷汗的高发期,原因多为病人“阴虚”所致,用通俗的话讲,即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储存在人体内的“精气”已不足,当体质下降时,就会出现冷汗淋漓的症状,如潮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乏力等现象。而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紊乱,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气”,则必然受到冷汗的“垂青”。 此外还有一种原因是患了多汗症,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两种。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多在青少年时发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等。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常伴足臭。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由于该部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擦烂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 出冷汗不同于平时由于热或者运动出的汗,后者是大腿、背部、腋下、前胸而出,汗水较多,而且不易蒸发而发生臭味。鼻子能闻到的汗臭,多半是两侧腋下的汗腺而散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