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大鈞 | |
---|---|
劉大鈞,男,山東鄒平人,1943年1月生。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易研究》主編。多年從事易學研究,尤精於象數易學研究,對易學中許多重大疑難問題提出了重要見解,並形成了象數與義理兼顧的易學研究路數。出版《周易概論》、《周易古經白話解》、《周易傳文白話解》、《周易講座》、《納甲筮法》、《今、帛、竹書〈周易〉綜考》》等等。[1]
人物經歷
生於1943年1月3日,屬馬。他天資聰明,學習成績優秀,尤其愛好語文與歷史課。1961年高中畢業後連續三年報考山東大學,都因為家庭有問題而不能如願。於是他到濟南市里拉起板車,干起了臨時工。劉大鈞的外公看見自己的外孫名落孫山,心中不忍,於是就指給他一條自學成才的路:研究 「大道之源」的《易經》。自此,劉大鈞便白天幹活,晚間攻讀《周易》。因為他對外公的卜筮「預測」能力深信不疑,於是便穩住心性,一心研究《周易》,反覆攻讀外公的易學書籍,背誦六十四卦及《繫辭傳》,寫下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紅衛兵把他打成「封資修的殘渣餘孽」,拉出去遊街,還抄了他的家。所有這方面的書籍和讀書筆記都被付之一炬。在這種情況下,他攻讀《周易》,也只好轉入了「地下」狀態。
1978年3月18日,中國科學大會召開。劉大鈞的第一篇文章《讀史釋易》在《中國哲學》上發表。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的胡喬木看了這篇文章,給時任山東大學校長的吳富恆寫了一封推薦信,要他破格起用劉大鈞這位沒有大學文憑的社會學者。吳校長也認為劉大鈞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經過哲學系幾位教授的答辯考核之後,劉大鈞便進入山東大學。他的工作是在哲學系從事中國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但側重於《周易》的研究。在此之前,劉大鈞還是一個濟南市街道辦服裝廠的倉庫保管員。
劉大鈞進入山東大學時,年齡已是四十一歲。他埋頭苦幹,想要早日拿出《周易》方面的研究成果。於是他勤於鑽研,苦心思索,終於在1986年寫成《周易概論》一書。該書由齊魯書社出版,後又多次再版。國際上還有日文、德文及英文翻譯本。該書於1998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人物著作
《周易概論》、《周易古經白話解》、《周易全譯》、《周易講座》、《周易傳文白話解》、《納甲筮法》,並主編《大易集成》、《大易集要》、《大易集述》及《象數易學研究》一、二、三輯。劉大鈞先生先後主持召開了「第一、三屆國際周易學術討論會」(1987、1997年)、「首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1993年),創辦了我國第一份易學研究專刊《周易研究》,發行28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造成了極大影響,被國際易經學會會長,夏威夷大學教授成中英先生譽為「推動當今大陸易學研究邁出重大里程碑的人」。
主要貢獻
劉大鈞在二十世紀中國易學事業的發展方面,做出了三大貢獻」。首先,劉大鈞把大道之源的易學繼承下來,結合現代進行研究,著書立說,送上文化思想的講台,為在新形勢下,弘宣國粹,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和輿論基礎。他在山大建立起「周易研究中心」、在中國建立「研究學會」、「學社」,創辦起中國學術史上第一份《易》學研究專刊《周易研究》。其次,他又第一個揭開了同根同祖遠在海峽對岸同仁們的大門。第三大貢獻,就是推動易學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劉大鈞是在出書、開會、出國等活動中出名的。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他之所以被國內外搞「易術」的人奉為龍頭老大,多是與他的身份、頭銜和於這方面的宣傳、普及「成就」分不開的。劉大鈞聲名大振是從1987年12月5日召開「首屆國際周易學術討論會」開始的。參加會議的有來自六個國家和兩個地區的二百多名學者。劉大鈞主持會議,在開幕詞中說:「在科學昌明的今天,《周易》所提示的永恆母題的歷史的與現實的科學價值,必將被挖掘出來。」在這次大會的開幕式上,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年近八十的種啟祿教授提議:海外學者起立向劉大鈞致意!於是有二十多位海外學者「齊刷刷站起來」,向劉大鈞鞠躬致意。對於這次大會的召開,劉大鈞的確費了不少心力。他四上北京,終於獲得國家教委的批准,又遊說山東省省長李昌安,撥給了會議經費。就是這次大會的召開,被說成是當代《周易》熱的起始點,也就是所謂的「第一個里程碑」。
1988年,《周易研究》正式向中國發行。香港《大公報》早在1987年12月9日就報道中國第一份《易學研究》期刊已經獲准於1988年一月向全國發行。這是自《周易》產生以來,在中華大地上研究《周易》的第一份雜誌。在一些企業家的支持下,劉大鈞能夠辦成這本雜誌,並且後來發展有「國際標緻連續出版物」刊號。到了1989年5月22日,劉大鈞的「周易研究中心」又籌辦召開了「中國周易研究會」的成立大會。24日下午,中國周易研究會宣告正式成立。由武漢大學哲學系的唐明邦教授任會長,劉大鈞任副會長兼秘書長。到了1996年「中國周易學會」取得合法地位時,劉大鈞當上了會長。
從「大一統」的角度看,劉大鈞能聚攏台灣的某些《周易》研究者同大陸的一些《周易》研究者一道開會,這是一個貢獻。在劉大鈞的努力下,「首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討論會」於1993年8月在濟南召開。有台灣代表25人,香港代表2人,韓國代表1人,大陸代表62人。著名哲學家任繼愈先生到會並在開幕式上講話。當時美芝靈國際易學研究院的一些人也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周易》與哲學文化」,可任人發揮的「學術問題」有:「易學與中國當代文化建設及經濟建設」、「易學與現代知識體系的關係」。1995年5月劉大鈞「率大陸易學代表團一行十人參加了」第二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其中有北京方面的朱伯昆、鄭萬耕、李申等。1997年7月,又在北京召開了第三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其傳略被收錄《中國周易家辭典》(高占全主編)等辭書。
主要任職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中國周易學會會長
全國政協委員
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周易研究》學刊主編
北京大學太極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
國際易學導師資格評審委員會主席
主編論文集
1、《大易集要》
2、《大易集述》
3、《大易集義》
4、《大易集說》
5、《大易集奧》
6、《元典哲蘊》
7、《象數易學研究》(一、二、三輯)
8、《大易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