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大使官邸
前美国驻台北领事馆 |
---|
前美国大使官邸 |
基本资料 |
旧称 美国驻台北领事馆 成立日期 日本大正15年(1926年) 类型 宅第 建筑面积 375平方英尺(34.8平方公尺) |
前美国驻台北领事馆,亦称前美国大使官邸,在日治时期原是“美国驻台北领事馆”,位于当时的敕使街道(今中山 北路),为台北城前往圆山 神社的主要道路。这栋以美国南方建筑为仿照风格的二层洋楼,建于1925年前后,为台湾与美国关系之历史见证物。1979年中美断交,大使离台,领事馆正式关闭使用。这栋建筑物处于荒烟蔓草中,闲置多时,直到台北市政府指定为市定古迹,经台积电文教基金会赞助,将其建筑本体修复后,这栋被称为“白楼”的建筑,才有了新生命。 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后,该建物一直闲置荒废。1997年2月20日,该建物成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2000年,在台北市政府与台积电文教基金会合作之下,弃置20年的前官邸整修完竣并定名为“台北之家”[1] 。
2002年11月10日,台北市政府以公办民营方式将重建后的台北之家委由台湾电影文化协会经营。主要经营者为知名导演侯孝贤的该协会,将台北之家功能定位于发扬电影艺术,并另取名“光点台北”。
目录
建筑特色
前美国驻台北领事馆为白色外观的二层式洋楼,整体风格接近美国南方维多利亚式房屋。建物面积约百坪、连庭园达375坪的该建物,因坐落于繁忙的台北市中山北路,呈现都会的另番宁静风格。
在室内景观方面,该建筑除仍有外观上的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白色墙柱外,主建物两层加最顶楼夹层的中央走廊回旋与空间设计也蔚为特色。除此,顶楼壁炉与整体内嵌沙发设计,也是东亚建筑中较为独特。
历史沿革
美国领事馆
1913年,鉴于台湾地位日渐重要,美国政府于台湾的办事处升格为“台湾领事馆”。除了将外交人员改为正领事外,也将领事馆改驻台北大稻埕千秋街(今贵德街)华利洋行(Filed Hastus & Co.)内。1916年11月17日,美国驻台湾领事馆改称“驻台北领事馆”,也将馆址迁移至台北市大正町二丁目(今台北长安东路)。
1925年,当时美国政府拟向台湾总督府申购台北市御成町敕使街道旁375坪土地以兴建驻台北领事馆,不过遭台湾总督府拒绝。于是美国政府改采租用方式,向该土地原所有人台湾土地建筑株式会社承租,并同年开工。1926年10月8日,日治时代的美国驻台北领事馆正式落成启用,即本古迹所在地。
美国大使官邸
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美国驻台北领事馆随即关闭。直到二战后的1946年4月,该建物才重新启用,仍做为美国驻中华民国台北领事馆。1949年,国共内战,同年12月30日美国将台北领事馆升格为美国驻台北总领事馆,办公地点仍为现址,首任进驻的总领事则为Robert Strong。
1950年,韩战爆发,美国重新援助中华民国,除了新派驻中华民国大使(原大使司徒雷登从南京返美)外,也裁撤设于该地的总领事馆,将大使馆另设到北门(现址改建为财政部台北国税局),原领事馆的此建物则改为海军武官处。之后,该建物又正式改制为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的大使官邸并于1979年1月1日华府与台北断交之前,先后成为六位美国驻华大使的在台住所。
台北之家与光点台北
1979年1月1日,中美断交,美国遂裁撤大使馆,将大使官邸归还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内政部除了于1997年2月20日将其指定为国家三级古迹外,并没有任何整修维护与再利用计划。1990年代末期,台积电文教基金会援助新台币六千万元后,该建物才得以重新翻整,并于2000年以“台北之家”的新风貌重现于中山北路。
在当时台北市文化局局长龙应台与知名导演侯孝贤多日磋商后,2002年11月10日,台湾电影文化协会终以“公办民营”方式向台北市政府承租该古迹建物,并取名为“光点台北”。定位于“结合古迹魅力与电影艺术,成为创意交流的领域”的光点台北,除了于建物增设专供艺术电影播放的88席小型电影院之外,也以电影主题设置书店、咖啡厅、展览馆及会议室。
参考文献
- ↑ 台北之家(光点台北),travel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