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弹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华弹镇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东南部,地处金沙江畔,面积45.27平方千米,人口15352人(2017)。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凉山州调整西昌市等6县(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8号):撤销葫芦口镇,将原葫芦口镇支鲁村、武星村、大兴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华弹镇管辖,华弹镇人民政府驻洼乌街8号。[1]
地理环境
华弹镇位于宁南县东南部,距离宁南县城35公里,地处金沙江畔,东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南与会东县大崇乡接壤,西与西瑶乡为邻;北与葫芦口镇相连;人民政府驻地为金沙村3组,东经102°50′~102°53′,北纬26°52′~26°55′,海拔680米。全镇幅员面积45.27平方千米,有耕地16389亩,拥有退耕还林(还草)面积789亩。境内属山区地带,地势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最高点铜厂村2组夏家梁子海拔1861米,最低点金江村5组支鲁沟入江口海拔620米。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光热资源丰富。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夏秋高温多湿,冬季温和少雪,无霜期长。
区划人口
全镇辖金沙、灯塔、金江、水塘、永乐、先锋、铜厂7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人口15352人(2017)。[2]
经济发展
全镇7个村均通水泥路,贯穿全镇的环线公路更是将全镇主要养蚕区域连接起来,形成了环线内规模壮观的万亩桑园地,是宁南县最大的蚕桑基地。充分发挥亚热带的自然资源优势,在致力于发展蚕桑、烤烟、冬季马铃薯三项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培育壮大畜牧、核桃、早市蔬菜特色产业。全镇已形成了低海拔的永乐村、金沙村、水塘村、先锋村、灯塔村、金江村以发展蚕桑为主;高海拔的铜厂村以发展烤烟为核心;沿江的村民小组依据特殊的自然优势,大力种植早市蔬菜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6215"大行桑套种冬季马铃薯和早市蔬菜的绿色生态立体农业,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值。
2013年,全镇共养蚕27400张,产茧26200担,种植烤烟2245亩,产烟27万公斤,种植冬季马铃薯1.5万亩,预计鲜薯产量3万吨,平均亩产6800斤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实现农业总产值113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3]
社会事业
交通通讯
境内有村道公路70公里,七个行政村均通水、通车、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5%以上,互联网已开通至镇政府。
教育卫生
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华弹中学),中学专任教师69人,在校初中学生1223人;有小学7所(华弹镇中心校、金江小学、水塘小学、灯塔小学、铜厂小学、先锋小学、永乐小学),小学专任教师64人,小学在校学生902人。有中心医院1所,医生33名。
沿革
旧名洼乌场。清末为会理州洼乌分州辖区,1932年划归?宁南县,1935年建华福镇,1952年更名华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建镇。
旅游景点
华弹渡口
华弹镇为历史上一古老集镇。华弹渡口为一古渡口,扼川、滇之要塞。1863年4月,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主力经米粮坝(今巧家县)由此渡口过金沙江再度入川北上。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的率领下由会东经华弹北上。
华弹集镇
华弹集镇旧名洼乌街(洼乌系少数民族语译音,意为繁荣、热闹之地)。1914年名华福场,1945年又改名华弹。昔日古镇,街长不足一华里,竟有"六宫四庙"人称十大庙,即文庙、武庙、川主庙、张飞庙、云贵宫、南岳宫、天后宫、禹王宫、万寿宫、南华宫,此外还有六省庙、攻文庙等一些小庙。有着"佛教圣地"之美称。每座庙宇气势恢宏,建筑艺术精湛,大概是出于名工巧匠之手,且各庙两边或前面都种有黄桷树(榕树),在气候炎热干燥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出现这种庙庙相望,树树相连的建筑群,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观。从各大庙院古榕树树龄推断和南华宫的现存碑文记载,这些庙宇大概建于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而首建者为禹王宫。但不幸的是,六十年代泥塑、木雕荡然无存,八十年代庙宇基本拆光,而今是六宫余南华,四庙尽无踪,唯有一株株五六人才能围抱的其形如巨伞的黄桷树作为历史的见证。
华弹防风林
华弹防风林为带状木麻黄纯林,长10公里,宽10至20行,与滔滔的金沙江形成银色与碧绿的双色带,好似一条漂亮的裙边。当人一进入防风林,双脚即被干净松软的河沙淹没,使人有一种想就地而坐或卧,尽情享受江边独特风景的想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