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火藓
南亚火藓,植物体褐绿色,带铁锈色或火红色,无光泽,交织平铺成片。茎匍匐,满布红棕色假根,具有直立或倾立的小枝。叶片密集着生,直立,干燥时多螺旋状扭曲,卵状披针形,长约1.92毫米,中部宽约0.74毫米,上部细胞菱形或斜卵形,长5-8微米,胞壁稍加厚,平滑,基部细胞趋长,具壁孔;叶边平展,全缘;中肋达叶尖部,稍突出。雌苞叶长2.5-3毫米,具短尖。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山地;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和非洲南部也有。生于背阴岩壁,树干和腐木上。
目录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徽、福建、海南、四川和云南,多见于倒木上。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及非洲中南部有分布。
形态特征
植物体较粗壮,黄棕色,具光泽。主茎匍匐,着生直立的枝条,长约6毫米,基部具假根。叶片密集着生,直立,干燥时多螺旋状扭曲,卵状披针形,长约1.92毫米,中部宽约0.74毫米,上部细胞菱形或斜卵形,长5-8微米,胞壁稍加厚,平滑,基部细胞趋长,具壁孔;叶边平展,全缘;中肋达叶尖部,稍突出。雌苞叶长2.5-3毫米,具短尖。蒴柄直立,长4-6毫米,平滑。孢蒴圆柱形,平滑或略具细沟,长2.5-3毫米。蒴帽具光泽,覆盖达孢蒴基部,顶部粗糙,基部开裂。[1]
生长环境
生于背阴岩壁,树干和腐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