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日治时期台湾三大古典诗社之一。1906年(明治39年)冬天,由台南诗人蔡国琳连雅堂赵云石胡南溟陈筱竹等十馀人号召同好共同组成,与台中“栎社”、台北“瀛社”鼎足而立。

台南是台湾文学发展的起源地,历经明郑、清代共200多年的演进与发展,文风鼎盛、人文荟萃,“南社”创立之前,台南地区已有“崇正社”、“斐亭吟社”、“浪吟诗社”,前仆后继地推动著地方诗社活动;“南社”承续了“斐亭钟声,今继响矣”的文学使命,将台南地方的诗风推向另一高峰。

创社历史

1906年创设,1951年并入“延平诗社”,前后历时45年,整体组织的发展过程,始于1909年3月,推选前清举人蔡国琳[担任第一任社长,赵云石任副社长,日后再从社员中推选干事,人事体系因此有了初步的规模;但因蔡国琳在担任社长的同年8月10日病逝,由赵云石接任社长,此后20多年,在赵云石的领导之下,社务日渐兴盛繁荣,举凡诗会活动、社务运作、社员参与,皆可见当年“南社”荣景。直至1936年(昭和11年)赵云石病逝,黄欣续任为第三任社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社”的活动力便逐渐减弱,仅举办过零星的诗会活动而已。1948年黄欣病逝,吴子宏继任第四任社长,此后南社的活动几乎停止,1951年社员合并加入“延平诗社”,“南社”代表台南诗社龙头的时代遂告结束。

功能

“南社”在诗坛的主要功能,在于借由古典诗的诗会活动,保存汉文化,因此,除了举办社内月定击钵聚会之外,也对外参与全台诗人大会,再者,若逢重要文士来到台南,“南社”也扮演东道主的角色,举办饮酒诗会,如1911年(明治44年)梁启超来台南,“南社”开大会于两广会馆,又如1912年(大正元年)前清台南进士许南英返台省墓,与南社诗人共聚于台南“吴园”,透过诗会活动,无形中增加了南社的文学地位与分量,也带动起台南人写诗的风气。这股延续传统“雅文学”的风气,是南社“一世文人”引领下的作风。“二世文人”因应时代的需求,将“雅文学”转向娱乐化、庶民化。1930年之后,南社社员赵雅福等人兴办了雅俗兼具的“三六九小报”,借此透显出当时古典诗人的另一生活面向,社员谢星楼则以提倡“灯谜”向民间推广汉文化,做为传播汉文化的另类表现方式。

成员背景

南社第一代创社元老多为前清遗儒,具有相当深厚的汉学素养,传统的包袱比较沉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格;第二代社员则开始接受近代教育,虽然诗学功力可能不如前世代,对当时岛内诸多问题较具省察力。若与日治台湾另外两诗社比较,南社无明显抗日色彩如栎社,亦无浓厚的亲日思想如瀛社

成员作品

“南社”社员参与击钵所作的作品,多刊于《台南新报》及《台湾日日新报》等报刊上,另外,有别集者,如蔡国琳《丛桂堂诗钞》、胡南溟《南溟诗草》、连雅堂《南宁诗草》、《大陆诗草》、谢石秋《谢籁轩诗集》、黄欣《固园文存》、谢星楼《省卢遗稿》、吴萱草《忘忧洞天诗集》、陈逢源《溪山烟雨楼诗存》等,其中有部分作品现已刊行。[1]

差异化

相对于台中“栎社”、台北“瀛社”而言,“南社”的运作路线,是以文学传承及文化保存见长,不直接表达出对统治者的态度;再者,“南社”也促成台南府城周边卫星诗社的发展,如“春莺诗社”、“桐侣吟社”、“北门吟社”及麻豆“绿社”等,显见“南社”存在45年的时间里,不仅诗社本身的运作与发展,有了具体成果,也助长了台南地区诗风的兴起。

  1. 撰稿者:吴毓琪最后修订日期:100年08月29日

参考资料

1 *许南英。1992。《窥园留草》。《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台北:龙文。
2 *陈逢源。1992。《溪山烟雨楼诗存》。《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台北:龙文。
3 *谢国文(星楼)。1992。《省庐遗稿》。《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二辑》。台北:龙文。
4 *卢嘉兴原著,吕兴昌编校。2000。《台湾古典作家论集上、中、下》。“南台湾文学”6。台南:台南市立艺术中心。
5 *吴毓琪。1999。《南社研究》。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6 *陈淑慧。2007。〈南社诗人陈筱竹生平及其文学活动初探〉。《台湾文学评论》,7(3):4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