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卫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卫觊
出生 155年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
逝世 229年(73-74岁)
国籍 中国汉朝
职业 书法家
知名于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知名作品 《魏官仪》
《孝经图》

卫觊(西元155—229年),字伯觎,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也是魏国甚有见地的政治人物。卫觊年少时即已崭露头角,以才学著称,曹操为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先后任过县令、治书侍御史等职。在这个时期,卫觊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进而底定关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魏国建立后,他与王粲共同主持制定典礼制度,官至尚书。

文学与书法成就

卫觊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他曾受诏专典著作。据统计,文帝、明帝时,他撰写的诏令、驳议等有数百篇;卫觊奉命主管书籍的编纂,他又个人编成《魏官仪》一书,他的著述共有数十篇[1]。可惜这些著述多数亡佚了,现在保存在《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里的,仅见《魏官仪》和《孝经图》两书的目录。

同时,他也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凡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2],当时的不少碑文书写,都出自他的手笔。在文章著述方面,他与建安末的潘勖、黄初中的王象齐名,在书法方面,他与后汉梁鹄韦诞齐名。三国时代两位并列抗席的大书法家,一是钟繇,一是卫觊[3]

“量入为出”成语典故

“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用筹策,计较府库,量入为出”《三国志 卫书 卫觊传 》,据收入多少来定支出的限。

西元227年,曹睿继位,史称魏明帝。生性残暴,生活奢靡,大兴土木,营造宫殿,还霸估许多农田作为放牧鹿的园子。老百姓如果弄死一头鹿,就要以命相还。这样做的结果,造百姓长期服劳役,以致大批农田荒芜,国库空虚。卫觊对这状况极为忧心,就上奏章给明帝说,如今天下三分,国家未统一,战争没有结果,千里没有人烟,百姓极度困难,陛下再不重视这些问题,国家就会衰败,再也不能复兴起来。奏章最后写道“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君臣同心协力,出谋划策,精确地计算国库的财力状况,并且根收入情况来确定支出的限度。[4]

参考资料

  1. 魏连科. 艺术家传. 海南出版社. 1994. 
  2. 刘涛. 中国书法史: 魏晋南北朝卷. 江苏敎育出版社. 2002. ISBN 978-7-5343-3710-9. 
  3. 殷伟. 中国书法史演义.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4. 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 则成语故事. 右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156–. GGKEY:N99PRHHAJ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