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越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越語是古代于越人的語言春秋時期通行於吳、越兩國,與當時附近楚及中原諸國言語不同。語言學研究認為,古越語可能屬於侗台語系[1],含有與現代的侗語壯語泰語相近的成分;但也有研究認為應屬於南島語系

古越語留存至今的文獻材料很多,內容較完整的有《越人歌》與《越絕書》中的《勾踐維甲令》,其他材料則包括《越絕書》、《吳越春秋》、《方言》等文獻中的記載以及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等東部沿海和東南沿海地區大量的人名、地名記錄。

語系

語言學家最初猜測古越語屬於南島語系或侗台語系。1953年,日本學者泉井久之助透過屬於南島語系的占語馬來語印尼語對《越人歌》中用漢字標音的古越語進行研究。此後,韋慶穩、鄭張尚芳等學者則透過屬侗台語系的壯語、泰語等釋讀《越人歌》、《維甲令》,從而確認了古越語有侗台語系的成分。

梅祖麟等學者分析古代典籍記錄的越語,認為越語屬於南亞語系[2]

語法

古越語最顯著的語法特徵便是定語位於中心詞後,與其他侗台語言相同。如《越絕書》中記載的「朱余者,越鹽官也。越人謂鹽曰余……」即定語後置的例證。又如,《左傳·哀公元年》記載「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杜預注為「夫椒,吳郡吳縣西南太湖中椒山」。其中「夫椒」即「椒山」,「夫」為石山之意,亦為定語後置。

古越語中還使用重疊形式表示摹狀修辭,如《越人歌》中用「秦胥胥」表高興之意。

詞彙

現今江蘇浙江安徽中南部吳越之地和山東的許多地名都是古越語的音譯,如餘姚、餘杭等中的「余」為「田地」之意,有觀認為句容中的「句」為「族群」之意,會稽為「矛山」之意,盱眙為「善道」之意等。

句陽 西漢置縣,治所在今山東菏澤縣北。《楚辭•遠遊》「朝濯發於湯谷兮,夕晞兮九陽」。洪興祖註:「九陽,日也。」屈原自稱是「帝高陽之苗裔」,九陽、高陽即句陽。壯語稱蛇為dangh,與「陽」古音近。

句嬰 《淮南子•地形訓》:「自東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嬰民。」高誘註:「句嬰,讀為九嬰。北方之國也。」《淮南子·本經訓》記載:「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九嬰、大風…修蛇,皆為民害。」高誘註:「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九嬰、句嬰就是九陽,後誤傳為九頭怪獸、怪蛇,能噴水吐火以為災。

視頻

古越語 相關視頻

古越語《維甲令》挑戰:有朋友能不看字幕就聽懂麼?
【古越遺韻】黎族五方言民歌

參考文獻

  1. 侗台語族譜系分類史略 ,豆丁網,2016-05-07
  2. 世界九大語系 ,騰訊網, 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