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瑪麗
颱風瑪麗(英語:Typhoon Marie)是1954年太平洋颱風季[1]中的其中一個熱帶氣旋,風暴於9月20日在加羅林群島附近形成,在9月28日消散,維持了近八日。瑪麗先後影響日本九州地方、中國地方和北海道,並最終導致北海道洞爺丸事故和岩內大火的發生,造成1,361死亡及1,601受傷。後來日本氣象廳因洞爺丸事故,而為它命名為洞爺丸颱風,是為氣象廳十個命名颱風其中之一。
目錄
氣象歷史
位於加羅林群島附近的一個低壓區在9月20日增強為熱帶低壓,當時氣壓為998百帕,雖然不久後減弱,但又重新增強並朝台灣方向移動。23日,該熱帶低壓增強為熱帶風暴,美方將它命名為「瑪麗」,當時氣壓為992百帕。兩日後,瑪麗移到台灣東南方海域及轉向,改沿琉球群島加速北上,同時進一步增強為颱風,氣壓跌至975百帕。瑪麗於日本時間翌日凌晨兩時在鹿兒島縣大隅半島登陸,中心氣壓為965百帕,最大風速為每秒40米。在橫越九州東部後,以每小時100千米的移動速度以東北方向穿越中國地方,早上八時在山陰出海,移入日本海並更進一步發展,其時風速每秒20米的風暴圈已覆蓋全日本。到同日晚上九時,以巔峰強度經過北海道西部壽都町,中心氣壓為956百帕,三小時後抵達稚內市附近。在移到鄂霍次克海後,最後於28日晚上九時在堪察加半島附近轉化為溫帶氣旋。
影響
瑪麗為日本九州和中國地方普遍帶來超過200毫米降水量。根據日本中央氣象台(1956年改組為氣象廳)9月24日至27日的測量,以鹿兒島縣名瀨市為最多者,期間降水量為383.6毫米,其次是佐賀縣佐賀市的305.4毫米。而風勢方面,東北地方和北海道各地普遍錄到每秒30米以上之暴風,當中以壽都町(最大風速每秒42.0米,最大瞬間風速每秒53.2米)和室蘭市(最大風速每秒37.2米,最大瞬間風速每秒55.0米)最為猛烈,而壽都町則錄到全日本最低海面氣壓958.9百帕。
在北海道函館市,日本國有鐵道旗下的青函連絡船「洞爺丸」原先因颱風關係,而在9月26日下午三時宣布停航,但下午五時卻因天氣突然轉晴而復航。不過事實上這不是颱風遠離,而是颱風眼正好經過北海道,結果洞爺丸剛離開函館便再次遇上狂風暴雨。期間洞爺丸欲折返附近的七重濱避難,但船隻已被海水灌入而失去動力,到晚上近十一時,一陣大浪打向洞爺丸,導致船身整個翻覆,船上1,337人當中有1,155人遭溺斃[2]。事後日本稱此為洞爺丸事故,是世界迄今第四大海難、日本歷來最大海難、國鐵戰後五大事故之一,亦促成青函隧道的建設,而青函隧道已於1988年完工,青函連絡船功成身退。
而在岩內郡岩內町,一間位處在市街內的木造平房在9月26日晚上八時發生火災,即使消防隊已即時前來撲救,但從消防噴嘴噴出的水因強風關係而霧化。火災也乘着風勢蔓延到附近的木造建築,結果市街內八成建築都陷於火海,並延到兩日後才救熄,最終導致含岩內站站舍在內的3,298戶被焚毀,燒毀面積達32萬坪,另有35人死551人傷。此事件後來被稱為「岩內大火」,而事後調查發現,起火的原因是上述平房的居民在撤離時,忘記把火盆中的火熄滅所致。
另外,屬於青木航空的一架包租飛機9月25日從羽田機場出發,因颱風引致的惡劣天氣,中途放棄前往目的地札幌丘珠機場,但返回時卻意外墜落在福島縣南會津郡楢原町(今下鄉町),飛機殘骸到10月9日才被發現,機上六人全部喪生,史稱「青木航空機墜落事故」。
總括日本災情,氣象廳公布這場風災共造成1,361人死、1,601人傷、400人失蹤,另造成房屋全毀8,396棟、半毀21,771棟,床上浸水17,569棟、床下浸水85,964棟。1958年,颱風艾達吹襲日本,再次為日本帶來嚴重災害,已改組的氣象廳於11月為此命名為「狩野川颱風」,同時追溯四年前的瑪麗,正式將它命名為「洞爺丸颱風」。
在瑪麗吹襲日本前,也為台灣帶來輕微損害,平地測得最高風速者為台北縣淡水(每秒19米),而外海方面則為台東縣蘭嶼(每秒35米),最大總雨量為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鞍部氣象站,達138.3毫米。
視頻
颱風瑪麗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太平洋颱風季是什麼意思 ,天氣網
- ↑ 日本「瑪麗颱風」導致千人喪命,明明提前預知,悲劇為何還會發生,網易號,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