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启封故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启封故城或称启封城,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开始建筑的古城,城池遗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朱仙镇。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时,郑邴建城,以“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后,城归魏国,北部为魏国都城大梁城。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攻破大梁,魏国灭亡。秦国在此地置启封县。西汉时,启封县改名开封县。隋朝建成大运河后,启封城地位下降,今开封城兴起。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开封县省入浚仪县。贞观年后,启封城便再无修缮。延和元年(712年),以浚仪县、尉氏县复置开封县。同年汴州治所移至汴州城。后,启封城逐渐废弃。

据考证,城外西侧为荥阳郑氏的家族墓地。1986年,以启封故城的名称被开封县人民政府列为开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

发展沿革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列国争雄。当时的古城村一带恰为郑国的东北边陲,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郑庄公命大将郑邴在古城村一带屯兵筑城,并劝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1]。进入战国时期,启封城属魏,成为国都大梁城的南大门,其军事地位更加突出。直至西汉景帝刘启即位时,因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是为“开封”,这便是如今“开封”一名的由来。

而后由于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使得汴州(今开封市)一跃成为繁华鼎盛的水陆大都会,相距数十里的启(开)封城则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唐延和元年,启(开)封县治所移至汴州,之后就成为开封城。启封城则逐渐废弃,历经水患之后,沦为一个村落,这就是今日的古城村。

启封故城从唐贞观年间以后,就再也无人修葺,加上黄河泥沙无情地淹没,几乎使故城在地表上荡然无存。如今只有西墙一段高7米、宽30余米的残垣在向世人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夯筑城墙时留下的夯层、夯窝和柱洞历历在目,仿佛向后人诉说着千百年前的繁华。

郑姓起源

考古人员曾在故城西南角老谭寨村一村民家征集到一方北魏墓志砖,其铭文对于确定故城遗址为启封城和西门的位置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同时,也确定了故城外西侧为荥阳郑氏家族墓地。这块墓志砖的发现,印证了启封就是荥阳郑氏的发祥地[2],这里就是郑氏祖根的所在。

视频

启封故城 相关视频

老饼戏说开封故事——启封故城
开封朱仙镇-启封故园 这里太美了, 如诗如画, 仿佛来到了江南小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