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呈坎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呈坎镇,别名龙溪八卦村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辖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之乡、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位于黄山南麓,东与歙县毗邻,南与潜口镇接壤,西与西溪南镇洽舍乡相连,北与富溪乡相依。呈坎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历史古建筑,其中有49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游呈坎一生无坎,好运连连。[1]

中文名: 呈坎镇

外文名: Chengkan town

别 名:龙溪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安徽省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面 积: 82.71 km²

政府驻地:呈坎村

电话区号: 0559

邮政区码: 245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

人口数量: 9210人(2017)

著名景点:棠樾牌坊群 徽州古巷

机 场:黄山机场

火车站:黄山站、黄山北站

车牌代码: 皖J

荣 誉: 江南第一镇、呈坎民居甲天下

级 别: 国家AAAAA级景区

门 票: 107元

历史沿革

呈坎古名“龙溪”,始建于东汉末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1987年前,属安徽省歙县。

1987年,地级黄山市设立,呈坎划归黄山市徽州区。

1996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2年,撤乡设镇。

2014年,呈坎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9月,呈坎镇辖7个行政村,分别是呈坎村、汪村、杨干村、灵山村、容溪村、四村、石川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呈坎镇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属徽州区的畈、山结合部。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

地形地貌

呈坎地形属黄山山脉,平均海拔350米,地域面积82.71平方千米。众川河是境内主要河流,纵贯南北,长达19公里,流域45.58平方公里,属于新安江的三级支流。灌溉流域两岸340公倾农田;丰乐水库发挥着灌溉、防洪、发电、淡水养殖的综合作用。

气候特征

呈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最高气温为40℃,年最低气温为-10℃,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夏雨集中,伏秋多旱,冬季少雨。 夏季气温稍低,而冬季气温稍高,日照稍短,农作物生长期略长。呈坎全年无霜期240天。

资源

土地

辖区土地资源8248公倾,其中:林地5738公倾,占69.5%,森林覆盖率62%;耕地738公倾,占9.5%;园地1021公倾,占12.4%;茶园1010公倾,占园地面积的99%;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4公倾;交通用地48公倾;水利用地257公倾。川地多为红壤冲积土,山区土壤多为红壤、黄红壤。

生物

适宜林、竹、茶、香榧、果木、中药等经济作物生长。

经济发展

“十一五”是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308万元增加到2200万元,年均增长48.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1.15亿元,年均增长32.9%;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由9504万元增加到2.37亿元,年均增幅达20%;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514元提高到6540元,年均增长13.2%;旅游综合收入由2000万元增至6500万元,年均增长26.6%。

旅游

概述

呈坎镇是国家5A级景区,有3A级丰乐湖景区旅游景区一处。镇政府所在地呈坎村自古就有“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美誉,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村中现保存有宋、元、明、清等等古建筑共140余处,拥有罗东舒祠和呈坎明清古建筑群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坎镇把始终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灵秀呈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呈坎古村落文化游、灵山养生休闲度假游及丰乐湖水上休闲接待游,不断加快推进“旅游兴镇”建设步伐,2008年实现游客接待2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万元。

徽州古巷

呈坎在村落建设上,按先天八卦图主四卦布局形成:诠释了水火相克生万物,天地容万物的先哲理论。同时呈坎村内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八卦与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深奥的“易经·八卦风水”之说,与人类生存环境、社会和谐、村落民居建设神秘的维系在一起。

宝纶阁

宝纶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始建于明嘉靖间(约1542年),后殿几层,因遇事中辍,七十年后重新扩建。古祠占地五亩余,分前、中、后三进,五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得气势宏伟威武。第一进为仪门,仪门内是八丈见方的天井,天井两旁为廊庑,第二进为大厅,前方六根方石柱巍然耸立,石柱之后是二十四根圆木大柱,堂中四根大立柱一人难以合抱。上面檩梁重叠,横直交错,正中的冬瓜梁粗大庄重,现堂上还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彝伦攸叙”四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大厅高大的板门照壁后又是一个天井,其后第三间才是宝纶阁。是整个祠堂的精华部分,相传主持续建此祠的罗应鹤,明万历间曾任监察御使和大理寺丞等职,深得明神宗庞信。罗“盖之以阁用藏历代恩纶”,故名“宝纶阁”,后来约定俗成地称整座祠堂为“宝纶阁”。宝纶阁由三个三开间构成,加上两头的楼梯间,共十一开间,吴士鸿手书的“宝纶阁”匾额高挂楼檐。天井与楼宇间由黟县青石板栏杆相隔,石栏板上饰有花草、几何图案浮雕。三道台阶扶栏的望柱头上均饰以浮雕石狮。台阶上十根面向内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几十根圆柱拱立其后,架起纵横交错的月梁。圆穹形的屋面和飞扬的檐角,梁柱之间的盘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缭乱,而又美不胜收。横梁上彩绘图案优美、色彩绚丽,虽历四百余年,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宝纶阁左右两边为登楼的楼梯,登上三十级木台阶,只见楼上排列整齐的圆木柱,屋顶阁栅外露,饰以水磨青砖。此外为呈坎村的最高点,可远眺黄山天都、莲花两峰烟云。宝纶阁以巧妙的结构,精致的雕刻,绚丽的彩绘,集古、雅、伟、美为一体,堪称明代古建筑一绝。

水街

灵山古村落水街位于呈坎东南,依山傍水而建。后唐时建村,元代隶属徽州府歙县22都,明代隶属徽州府歙县滚秀乡灵山大社仁风里。灵山,以其灵秀之气和人们眼中的佛祖禅佛圣地而为世人尊崇。村庄居于灵金山、丰山之间的山谷内,一条长长的灵金河从村中缓缓流过,将村庄分为南北两部分,河西边依林靠壁,筑房造屋。灵金河左边房子坐北向南,右边房子坐南向北,遥遥相对。灵山村中有一条长3华里、1米多宽的灵山古水街,街道由青石板铺成。沿水而下,村内水街上有古石桥36座。整个村庄似一条长长的飘带,令人想象无穷。源远流长的小河水,时时发出“叮咚、叮咚”的悦音,兼之鸟鸣、虫吟,奏起了和谐的“田园交响曲”。灵山四周竹林环绕,竹海茫茫,横无际涯,这即是灵山的竹海。灵山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情愫,户户皆会竹编,编织出竹篮、斗笠、簸箕、筐子等精美竹器,这便是灵山一绝——竹器。灵山的另称是贡米。因进贡皇宫,皇帝喜食,故称“灵山贡米”。因日照时间短、生长周期长,灵山贡米米质柔软,散发出淡淡清香,令人食欲大增。灵山村中有二口井,一年四季水位不变,清澈见底,喝一口,绵甜爽口。灵山村的水口十分优美,有水、有桥、还有庙。灵山水口处建有雷租庙,庙两旁各有一个菩萨殿,对面是翰苑牌坊。庙前有一条弯曲的小溪,绕到庙南菩萨殿身底,通过灵阳桥,东流入新安江支流丰乐河。雷租庙及左右菩萨殿旁有一路亭,名“五福亭”,来往路人均从亭中走过,川流不息。

丰乐湖

丰乐湖景区位于黄山山脉东部,自温泉景区桃花溪始绵延至黄山峰外第一峰,全长28公里,精华部分7.5公里。1970年代筑大坝于黄山南大门,高峡出平湖,由此形成华东地区最高、可观光游览的人工水库景区。上游如高山峡谷,山峦叠嶂、波光轻盈,绿水如碧;下游则渔歌帆影、极具生活气息。乘坐帆船,蜿蜒行游于黄山东部峡谷水库丰乐湖之中,有三峡之俊秀、千岛湖之清丽、西湖之妩媚、洞庭之烟波。丰乐湖被誉为"黄山天池",犹如一颗祖母绿镶嵌在黄山群峰之中,为黄山作为自然、文化双遗产平添上神奇色彩!

八卦村落

呈坎依山傍河而建,坐西朝东,背靠大山,地势高爽,选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论;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巷,现仍发挥着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呈坎八面环山“恰似易经八卦图”,村中溪水绕村而过,形成了类似阴阳鱼的图形,易经中阳为“呈”,阴为“坎”,于是得名。街巷曲曲弯弯,分不清东西南北,如迷宫一般。众种河绕村而过,故而呈坎村桥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优美的环秀桥、明代修建的江南单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桥----隆兴桥;十字路口与丁字路口保留着3座打更防盗和节日悬灯照明的明代更楼,由于选址审慎、布局合理,精心设计、施工,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山水田园特色显著。

视频

呈坎镇《在路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