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𫖮

周𫖮(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晋朝时期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

周𫖮少年时便有重名,弱冠时袭封武城侯,曾在东海王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琅玡王司马睿出镇建业,征辟周𫖮为军谘祭酒。后出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官至尚书左仆射。周𫖮以雅望而获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态,又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

王敦之乱时,周𫖮被大将军王敦杀害,终年五十四岁。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人物生平

早有令誉

周𫖮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𫖮。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𫖮,惊叹道:“汝颍之地本来多生奇士,好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又见到了周伯仁,将会重振风雅,清我邦族。”广陵人戴渊是东南名士,有美名,举秀才后入洛阳,平时听到周𫖮的大名,专门去拜见他,相对而坐好久,直到离开时,也不敢显示自己善辩的口才。周𫖮的从弟周穆也有较好的声誉,想超过周𫖮,周𫖮毫不介意也不与他计较竞比,于是人们更加倾向于周𫖮。

此后州郡征召,周𫖮皆不应命。弱冠之年,承袭了其父武城侯(一作成武侯)的爵位,官拜秘书郎,累迁尚书吏部郎。东海王司马越之子司马毗为镇军将军,任命周𫖮为长史。

兵败回都

元帝司马睿初到江东,请周𫖮为军谘祭酒,出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刚到州中,建平流民傅密等人叛乱,迎蜀地贼寇杜弢入境,周𫖮一时无法招架,狼狈不堪。陶侃派遣部将吴寄领兵相救,周𫖮才得以平安,于是到豫章投奔王敦,王敦收留了他。军司戴邈说:“周𫖮虽然新遭失败,但当时他还没有行使职权,不应承当责任,再说他平素德望很高,还是应恢复他的职位。”王敦不同意。元帝召周𫖮为扬威将军、兖州刺史。周𫖮回到建康,元帝留下他不让离开,再次任命他为军谘祭酒,接着转为右长史。

屡遭劾奏

东晋建立后,补为吏部尚书。不久,因醉酒被有司弹劾,以布衣身份领其职位,后又因门生伤人的牵连,被免去官职。

大兴(318年-321年)初年,再拜为太子少傅,仍任吏部尚书。周𫖮上疏推辞说:“臣退朝时反复思考,我学不通一经之术,智能不胜任一官之职,人知足而止很难做到,未能谨守本分,于是担负了重任,名位超过了实际才干。没想到陛下忘记了我的愚劣过失,又要让臣内管对官员的评定鉴选,外承教育训导太子的重任,我自己如蝉翼一般轻微,而负担千钧的重任,不能胜任之事,是不须识别就明白的。如果臣将来受到失职的追究,必会使圣朝蒙受用人不当的耻辱,既担心又惭愧,不知该怎样办才好。”朝廷的诏书说:“太子司马绍年幼便获得了储君这样尊贵的地位,应该依靠良臣以除去蒙蔽。有严正的师长,使他望之俨然,即使不言不语也能使他获得教益,还需要专门让他学习吗,正如人言和田苏一起游处便会忘掉鄙劣之心一样。你应该接受任命,不必再谦虚推辞了。”后来转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如故。不久,接替戴渊为护军将军。尚书纪瞻置酒宴请周𫖮和王导等人,周𫖮酒醉失态,违背礼仪,又被有司参奏,元帝下诏予以赦免。

不屈遇害

后王敦举兵,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司空王导入朝请罪,恰好遇见正要进宫的周𫖮,王导叫住周𫖮说:“伯仁,我们家这几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周𫖮连看都没看他一下,径自去了。周𫖮入宫后向元帝进言,备言王导之忠君爱国,决不可错杀忠良。元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他一高兴,又喝多了酒才出来。此时王导还跪在宫门口谢罪,看见周𫖮出来,又喊周𫖮的名字,周𫖮依旧不搭理他,只对左右说:“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作作。”出宫之后,周𫖮又上书朝廷,坚持说王导不可杀。而王导却不知情。而后王敦兵入建康,王氏一族重又得志。王敦问王导:“周𫖮、戴若思是人望所在,应当位列三司,这是肯定的了。”王导没吱声。王敦又说:“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依旧不答。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王导还是不说话。

不久,周𫖮和戴渊果然都被逮捕,路过太庙,周𫖮大声说到:“天地先帝之灵;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灵,当速杀敦,无令纵毒,以倾王室。”话音未落,左右差役便用戟戳其口,血流满地而周𫖮面不改色,神情自若,遂被杀,时年五十四岁。王敦之乱平定后,王导浏览以前的宫中奏折,看到了周𫖮营救自己的折子,其中言辞恳切,殷勤备至。王导拿着这封奏折,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回来之后他对他的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周𫖮死后,王敦派缪坦抄没周𫖮之家,只收得空篓子几只,里面装着旧棉絮,酒五瓮,米数石,朝臣都叹服周𫖮的清正廉洁。王敦死后,追赠周𫖮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以少牢之礼致祭。

人物评价

贲嵩: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

戴邈:𫖮虽退败,未有莅众之咎,德望素重,宜还复之。

庾亮:① 诸人咸以君方乐广。② 周侯末年,可谓盛德之衰也!

王敦:周𫖮、戴渊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

吕猗:周𫖮、戴渊皆有高名,足以惑众,近者之言曾无愧色。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

颜含:周伯仁之正,邓伯道(邓攸)之清,卞望之(卞壸)之节,余则吾不知也。

何尚之:渡江已来,则王导、周𫖮、庾亮、王濛、谢尚、郗超、王坦、王恭、王谧、郭文举、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即何充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觊等,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

法琳:王导、周𫖮,宰辅之冠盖。汉典古籍名人简历">《全唐文·卷九百三》. [2015-04-23]. </ref>

房玄龄:①若思闲爽,照理研幽。伯仁凝正,处腴能约。咸以高才雅道,参豫畴咨。及京室沦胥,抗言无挠,甘赴鼎而全操,盖事君而尽节者欤!𫖮招时论,尤其酒德,《礼经》曰‘瑕不掩瑜’,未足韬其美也。② 周戴英爽,忠谟允塞。道属屯蒙,祸罹凶慝。

李适:昔王蠋守死以全节,周𫖮正色而抗词,惟我信臣,无愧前哲。

王世贞:周伯仁吾所不解。过江以后,若使追丧乱之艰难,此身之非有,或散发岩阿,或栖迟冗列,用拙挫名,以酒蔽身,可也;既居九列,参密议而纵饮沉湎,狂僻废礼,且夫密疏申救始兴而不言德,固若长者;夫以元老故交,哀呼求救,了不之盻。而顾左右云“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宁能不使之饮恨横发耶?伯仁、若思,即始兴救之,久亦必杀,但小缓耳。伯仁死、始兴不能无罪。检表而泣,以情语诸子,犹庶几哉。

张凤翔:呜呼!古忠臣烈士不幸而死于奸臣之手,如伯嚭之杀伍子胥、王凤之杀王章、曹操之杀孔文举、王敦之杀周伯仁、李林甫之杀李北海、卢杞之杀颜鲁公、秦桧之杀岳武穆者非一,而独公与武穆,至今英雄之恨未销。[1]

李光地:自古守节秉义,而才不足以济者,岂少乎,汉李固、王允,晋周𫖮、王导之徒是也。

个人作品

周𫖮著有文集二卷。《全晋文》又收录有《让太子少傅疏》、《复肉刑议》。

轶事典故

名士狂傲

一次晋元帝大宴群臣,正是酒酣歌热之际,元帝高兴得说:“众位爱卿,今日名臣共聚一堂,纵使是尧舜之时也不过如此吧?”忽有一人在堂下朗声答道:“如今的世道怎么能跟尧舜盛世相比呢?”此人正是周𫖮。元帝大怒,下诏书将周𫖮下狱,不日处死。若干天后元帝愤怒平息,才将周𫖮放出,大家都前去探望,周𫖮却说:“我就知道我死不了,没犯死罪嘛。”

三日仆射

当初,周𫖮以雅望而享盛名,受海内人士敬慕,后经常因酒而出现过失,任仆射之时,酒醒的时候就不多,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三日仆射”。庾亮说:“周侯晚年,就如同《论语》所言凤德之衰呀。”周𫖮在过江之前,饮酒有一石之量,过江后,虽天天沉醉,却常说饮酒没有对手。偶然一次有过去饮酒的对手从江北来,周𫖮遇到后非常高兴,于是拿出两石酒二人对饮,双双大醉。周𫖮酒醒后,看看那位客人,已腐肋而死。

火攻下策

周𫖮天性宽厚仁爱,弟弟周嵩曾经有一次因为喝醉了酒拿蜡烛掷打他并说:“你的才气比不上我,为什么竟然出人意外地获得了崇高的声望?”周𫖮脸上的表情依然如平常一样,并且语气平缓地说:“阿奴你实施火攻,这本来是使出了一个下策呀。”周𫖮并不因这件事而认为他的弟弟对他不敬。

王敦脸热

大将军王敦,从小就与周𫖮相识,却总是有点怕他。每次遇见周𫖮,都面热耳赤,即使是在寒冬腊月,也要用手作扇,扇风不止。

空洞无物

王导曾把头枕在周𫖮的腿上。王导指着周𫖮的肚子,问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周𫖮回答:“这里面空空洞洞的,不过像你这样的人足可容纳数百个。”王导也不因此恼恨。又曾在王导座间傲然啸咏,王导说:“你想学嵇康、阮籍吗?”周𫖮回答说:“我怎敢近舍明公,而远效嵇康阮籍。”

唐突西施

庾亮曾经对周𫖮说:“大家都把你比作乐广。”周𫖮说:“何必要这样美化丑女无盐,而唐突了西施呢。”

亲属成员

祖父: 周裴,官至少府卿。

父亲: 周浚,字开林,官至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封成武侯。

兄弟: 周嵩,字仲智,官至御史中丞。周谟,小字阿奴,官至侍中、中护军,封西平侯。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贞。[2]

儿子: 周闵,字子骞,周𫖮长子,官至尚书左仆射、护军将军。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烈。周恬,周𫖮次子,历任朝廷、地方官职。 周颐,周𫖮三子,历任朝廷、地方官职。

孙子: 周琳,周颐长子,出继伯父周闵,官至东阳太守。

曾孙: 周文,周琳少子,官至骠骑谘议参军。

史料记载

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