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和琳(1753年8月26日-1796年9月28日),滿洲正紅旗人,原名叫做鈕祜祿和琳,字希齋,號華坪。清朝權臣和珅弟。
目录
生平簡介
自幼父母雙亡,兩人相依為命並且飽嚐世間冷暖。兄弟兩人感情深厚。在咸安宮官學中,和珅主要側重學文,和琳主要側重學武,兩兄弟文武雙全。畢業之後,和珅繼承了,世襲的三等輕車都尉,和琳則在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以生員補吏部筆帖式,後來和珅就千方百計的把和琳送到了當時的軍機大臣阿桂的下面工作。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琳歷任兵部侍郎、工部尚書等職。驍勇善戰,行事節儉,與顧命大臣福康安有深交。亦工書法,輕不與人,存世極罕。
受命巡視、處理山東漕務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時和琳任湖廣道御史,受命巡視山東漕務。逢山東、河南旱,運河和衛河水淺,漕船阻滯不前,急壞了乾隆帝。清朝決定從湖南、江西二省造船200只送山東備用。和琳覺得此舉行不通,於是當即上奏,認為200隻船不敷應用,而且認為,以前所造載重量300石的船,吃水深3尺有餘,現因運河水淺,不能通航,“此次新造撥船,請較定制節減寬長,以二百石工料,造三百隻,每船可裝二百石以外,牽挽既覺輕便,工價有減無增”。乾隆批准了和琳建議,並降旨:凡“東省河道,有需勘濬之處,所有巡視東漕事務,仍著和琳去”。 和琳在處理漕務方面的才幹獲得了乾隆的認可,此外他還十分聰慧,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九月,和琳受命赴陝西潼關,查勘潼關城垣修理的工料費用。原來陝西巡撫秦承恩核定的工料價是103萬兩銀。經和琳核算,“減七十萬兩”,省了三分之二。
著即弛驛赴藏,負責籌運軍餉,“揀放嘎布隆等缺
乾隆五十六年廓爾喀再次入侵西藏,並洗劫了扎什倫布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二月,乾隆命兩廣總督福康安率兵進藏反擊廓爾喀。同時以工部侍郎和琳“心思詳細,堪以管理藏務,著即弛驛赴藏,一切應行查辦事件,即行妥為辦理”。和琳到達西藏後,主要做了幾件事,強化了清政府對西藏的管理。其一,負責籌運軍餉。和琳剛進入西藏時,正值廓爾喀戰爭,清廷派遣福康安統師進剿,為了給清軍提供充足的糧食,和琳制定了軍需品運送辦法,對如期或違限的“分加獎責”其二,和琳到西藏後就建議“揀放嘎布隆等缺,請先盡隨軍營出力之署噶布隆及戴繃內撥補。”同達賴喇嘛商議後,將西藏的地方官吏任命權力收歸中央。其三,也是最重要的舉措,就是製定了二十九條章程,建立了一支正規的藏軍。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赴貴州跟隨大將軍福康安率軍平定廓爾喀(今尼泊爾)對西藏的侵略,任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和琳與大將軍福康安配合得非常默契並且作戰勇猛,通過此次戰役,和琳不僅獲得了乾隆帝的信任,同時也受到福康安的重用,升任工部尚書並被授予雲騎尉世職。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二月,乾隆說:“前後藏漢、番官兵,向來最為懦弱,今經和琳等嚴飭訓練,親加查閱,分別獎懲,使新設番兵皆成勁旅,實為衛藏所未有。”乾隆末年,西藏的駐防制度發展完備,和琳功不可沒。升任四川總督。[1]
貴州、湖南爆發苗民起義
乾隆六十年(1795年),貴州、湖南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苗民起義,和琳馬不停蹄的率軍前去鎮壓,連下義軍七十餘寨並生擒義軍領袖吳半生,和琳因軍功被賞雙眼花翎、一等宣勇伯、黃腰帶並加封太子太保。
嘉慶元年(1796年),大將軍福康安因為積勞成疾,最終在軍中病逝,和琳執掌軍務並任大將軍,和琳迅速率軍大敗湖南苗民義軍並生俘其首領石三保。[2]
征戰沙場,馬革裹屍
嘉慶元年(1796年)8月,和琳在圍攻平隴的戰役中受瘴氣染病身亡,年僅42歲。乾隆晉贈其為世襲一等公爵,諡“忠壯”,賜祭葬,命配飨太庙,祀昭忠、贤良等祠,淮其家建专祠。將其牌位放在太廟由國家按時祭祀並繪像紫光閣(平定廓爾喀功臣)。
和珅倒台
但嘉慶四年,隨著和珅的倒台,和琳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牽連,嘉慶帝命令將和琳的牌位撤出太廟,毀和琳祠堂,奪其子丰紳宜綿公爵,其子豐紳宜綿在嘉慶十八年即含淚抑鬱而終,死不瞑目。[3]
五言律詩
【西招四时吟】 其一
莫讶春来后,寒威倍胜前。小窗欣日色,大漠渺人烟。
风怒沙能语,山危雪弄权。略应桃柳意,塞上怯争妍。
【西招四时吟】其二
山阳四五月,嫩绿渐生生。草老刚盈寸,花稀不识名。
开窗纨扇废,挟纩纻罗轻。树有浓阴处,都翻纮索声。
【西招四时吟】其三
南山看雾起,雷为雨吹嘘。淡淡秋无迹,淙淙夜不虚。
池塘堪浴佛,稞麦渐仓储。更喜羊脂厚,厨供大嚼初。
【西招四时吟】其四(
木炭供来日,陂塘半涸冰。草枯归牧马,寒重敛飞蝇。
沙渍衣多垢,山童雪不凝。客游闲戏笔,真个悟三乘。 [4]
历史评价
袁枚:"擎天皆捧日,兄弟各平分"
和琳去世时,和珅伤心万分,做了《悼亡诗》十五首来悼念胞弟。和珅在诗序中写道,"言不成声,泪随笔落,聊以当歌。"其中的两首:
其一:"看汝成人瞻汝贫,子婚女嫁任劳顿。 如何又为营丧葬,谁是将来送我人。"
其二:"同胞较我三年少,幼共诗书长共居。 宦海分飞五载别,至今音问藉鸣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