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四川总修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四川总修院1930年罗马教廷驻华宗座代表刚恒毅来川祝圣王泽溥、王文成主教,召集全川主教议定,由当时成都、重庆、叙府、雅州、顺庆、万县6个教区(代牧区)联合办四川总修院。调重庆教区大修院院长杨沐华(Bourgeois)任第一任院长,院址设成都平安桥(即成都教区主教公署所在地)。

各教区大修院的修生80余人全部集中到四川总修院。该院开学不久,即起学潮,修生反对院方开除1名修生和拒绝参加为法国总统病死举行的大弥撒,学院因此而停课,修生返回原教区。停课到1932年复课。1948年6月.修生反对院方克扣生活费,得到中国神甫的支持,罢课两月余。

修生们发出《呼吁书》《告教友书》等送罗马教廷传信部、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南京总主教于斌等。历任该院院长除杨沐华外,还有法籍神甫巴热士(曾任槟榔屿神修院院长,Pages)、禄硕士、德友邻(Barthod),教员有秦维新(Michel)和意籍神甫卜尔嘉(Carollero)中国神甫李文景等。1949 年停办。

弥撒

天主教对圣体圣事礼仪的称谓。源出于拉丁文Missa,它实际只意味着“某种敬拜”。原为该仪式的主体部分开始前遣散尚未领受洗礼者,以及结束时遣散全体与礼者的用语,后衍用作为仪式的名称。天主教认为举行此仪式,用以不流血的方式,重复进行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圣父的祭献;并认为经过祝圣的饼和酒,实质上已变成了耶稣基督的真正身体和血。主礼人(神父或主教)先领“圣体”和“圣血”,然后让信徒轮流领圣体(一般信徒不参加领圣血)。

弥撒在教会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权主持[1]。东西派教会礼仪的形式都各有特点。西派教会(包括后来的天主教)用拉丁语,圣餐用无酵饼,神父领圣体和圣血,信徒只领圣体;东派教会[2](包括后来的东正教)因地区而异,或用希腊语,或古斯拉夫语及其他民族语言,圣餐用有酵饼,信徒则可同时领圣血。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会进行礼仪改革,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教会都采用民族语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礼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