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公所
四明公所從創建
在清末民初前,上海寧波人的主要同鄉團體是四明公所。四明公所在創建初期是一個殯舍義冢,最早稱四明義廠,又稱四明義園。創建者為錢隨、費元圭、潘風占、王忠烈等人,他們發起以「一文善願」的倡議:凡旅滬寧波同鄉,每人每天捐一文錢,以三百文為一願,這一倡議得到在滬的寧波同鄉們廣泛響應。經過幾年的積累,在清嘉慶二年(1797),於上海縣城北郊購地三十畝,次年建成殯舍,清嘉慶八年(1803)建成關帝廟,正門題額為「四明義廠」。
據《上海四明公所大事記》載,清嘉慶二年丁巳(1797),甬人始建四明殯舍於上海縣北郊二十五保四圖。又載:「甬治濱海,東饒魚鹽之利,群山互抱,其主峰奇挺插天,上有四穴,如牌通光晷,故稱四明,會稽之支別也。鄉之地不足於耕,人多業賈,國以內名都大埠,工商所期會,必甬人開其先,外而歐美列邦,舟車所至,人力所通,罔不至焉。海通以來,滬為五洲綰轂地,來者尤眾。先是鄉人錢隨、費元圭、潘風占、王忠烈,謀所以安旅櫬者,創一文善願,旅滬之鄉人,各日輸一錢,歷年積累,於城固北郊購地三十畝強,為之基礎,殯舍始建,即今之法租界民國路公所是也。」(寧波政協文史委編《上海四明公所史料》第371頁)[2]
三次重修擴建
第一次重修和擴建 - 四明義廠開業後,旅滬甬人厝柩日眾,殯舍頗顯狹隘。到道光年間,義廠因歲無常費,殿宇日漸敗落,無人經營其事。道光十一年(1831),有董事謝紹心、方亨寧、方亨黌、莊錦等發起重修,修飾殿宇,設賒材所,又推廣冢地,增建殯舍,改為「四明義園」。義園賒售棺材以助貧困同鄉遺屬,定期舟送寄柩歸籍,以圓同鄉葉落歸根的遺願。方亨寧傾其所有,購置市房、土地,將存款生息,以充公所財源。「歲無常費,殿宇剝落,旅客加多,殯舍狹隘,柩莫能容,冢地又低洼不潔。董事謝紹心、方亨寧、方亨黌、莊錦,惄焉傷之,建議興修,既而募捐集成,拓地涓吉,鳩工庀材,自甲午七月至丙申八月工始竣。是役也,歷時二載又一月,集資一萬六千餘緡(藍志作一萬六千餘願,願四百八十文)。」(寧波政協文史委編《上海四明公所史料》第372頁)
道光二十三年(1843),定海人藍蔚雯任上海知縣,為寧波同鄉人。方亨寧侄子方仁照和方仁榮兄弟倆趁此機會與公所的董事謝心、莊巨等人商議,呈請藍蔚雯將義園土地編入官圖,給予免賦。由於有了鄉情的關係,藍蔚雯滿口答應,還為公所義冢寫志,鐫成石碑。(中國寧波網)
第二次重修和擴建 - 5年以後,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是歲八月,繕修告竣,添建殯舍,增築冢地,設賒材局,貧乏者得先領棺木,隨時量力納貲,不索償,亦不取盈。更以余資營市房,租息所人,以充經費。時董其事者,謝、方而外,為莊鉅、方椿,復舉邵炳協理之。」(寧波政協文史委編《上海四明公所史料》第372頁)
第三次重修於擴建 - 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五口通商約成,上海居五口之一,時徇法蘭西之請,四明公所之地劃入法蘭西租界。咸豐三年 (1853),紅巾會匪劉麗川等作亂(即小刀會起義),據上海縣城,四明公所毀於戰亂。董事方仁照、方仁榮兄弟召集同鄉富賈商議,帶頭捐資,進行重建,恢復舊觀,拓建濟元堂,附設辦事房,作為旅滬寧波人集會場所。「事平,董事方仁照等建議重修。八年戊午(1858),重修議起,董事方仁照、方椿、邵炳,首輸巨資,應者坌集。乃舉邵炳總其成,經營二載,始復舊觀,且加拓焉。前為關帝殿,後為地藏殿,旁為土地祠、祀事所。祠之兩翼設龕,奉先董、申崇報也。祠旁啟丙舍,得納歲捐,厝柩其中。其殯廠之分男女者,更別為鄞、慈、鎮、奉、象、定六邑各為一所。建濟元堂,為鄉人集會處,而辦事室附焉。又後為賒材局及館丁寓舍。即今制也。」(寧波政協文史委編《上海四明公所史料》第373頁)歷時兩年乃成,更名為「四明公所。(中國寧波網)
視頻
四明公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悅讀城市 你可曾知道四明公所慘案 寧波人的同鄉會館——四明公所 ,搜狐,2018-12-27
- ↑ 上海四明公所的來龍去脈,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