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因材施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因材施教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尽其才

毛礼锐[1]将“因材施教”作为儒家的教学基本原则。他同样基于《论语》的分析对“因材施教”的内涵有所概括:

(因材施教)是儒家“教学论”中的一个著名原则。这条原则所包含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志向和才能,其次是如何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学,使各尽其才,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在以上两位先生之后,我国教育界持续对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所阐发,论述的基本逻辑线条也是从孔子《论语》的文本出发,进而到北宋朱熹学者

“因性而教”

古代女子是不能同男子一样受教育的,所以当时不存在“因性而教”的问题。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显然“因材施教”应涵盖“因性而教”。本来,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确存在着差异,女生在生理发展上较男生一般早熟一、二年,在小学初中低年级时,女生的语言能力机械识记能力一般优于男生,再加上本身学习的内容中抽象思维的成分比较少,所以此时女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男生,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机械识记成份减少,相应地抽象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男生的优势开始发展。所以,教师应看到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分别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势,共同进步。

知人善教

在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卷中,于永川在概述“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时,将“因材施教”作为第一条教学原则。在论述了孔子孟子墨子的相关论述之后,于永川概括到:

显而易见,“材”是指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性格、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才能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教”是指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总之,要“知人善教”。

“因龄而教”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说,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因年龄特征而教。

1.因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故我们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2.“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客观地存在着相互适应。师“因材施教”,生也应“因教而学”,择其善从之,不善而改之;还应允许学生“因材择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殊情况进行自由的发展。三者结合,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3. 因性格施教,每个人有不同性格,很多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学习的方式和内容的敏感度也不一样[2]

视频

因材施教相关视频

因材施教
中国古代教育真相 真正的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江西毛礼锐:中国教育界一代宗师,大江网,2015-1-21
  2. “因材施教”的现代内涵 ,新浪博客,2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