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国家体育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体育场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刚等设计,由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结构特点十分显著。体育场为特级体育建筑,大型体育场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 2014年4月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审委员会从中国1000多座地标建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最终由此产生十大当代建筑。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为初评入围建筑之一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体育场改造工程将于2020年初开工。

鸟巢介绍

国家体育场座落在由地面缓缓坡起的基座平台上,观众可由奥林匹克公园沿基座平台到达体育场。基座北侧为下沉式的热身场地,通过运动员通道与主场内的比赛场地连通。国家体育场复杂的附属部分和赛后商业等安排在升起的地面之下,使不同人群进入的方式更加合理,同时保持了主体建筑外观的清晰、纯粹和完整。体育场基座以上部分共七层,设有观众服务设施、媒体工作区和贵宾接待区等。基座以下部分共三层,设有零层内部环路、停车场和大量功能用房。碗型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并在中、下层看台之间设置包厢及其座位区。   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场作为主会场,承担了开闭幕式、田径赛事和足球决赛。精彩绝伦的开闭幕式表演与鸟巢大气宏伟的结构相得益彰,令世人惊艳。博尔特、伊辛巴耶娃等一批优秀运动员纷纷在鸟巢实现了创纪录表演。   国家体育场主体是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座席区编织而成的“鸟巢”外形,空间结构新颖,建筑和结构浑然一体,独特、美观,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之美。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体育建筑之一,其屋顶维护结构为钢结构上覆盖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 国家体育场在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措施,比如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雨水的全面回收、可再生地热能源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等。在“鸟巢”中足球场地的下面是312口地源热泵系统井。它通过地埋换热管,冬季吸收土壤中蕴含的热量为“鸟巢”供热;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贮的冷量向“鸟巢”供冷,能节省不少电力资源。在“鸟巢”的顶部装有专门的雨水回收系统,被收集起来的雨水最终变成了可以用来绿化、冲厕、消防甚至是冲洗跑道的回收水。诸多先进的绿色环保举措使国家体育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型“绿色建筑”。[1]

公益活动

公益理念

在坚持市场化运作同时,鸟巢也始终按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理念,举办各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充分发挥奥运场馆的社会效益。 未来,鸟巢将继续利用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场地资源,积极与体育、文化、环保、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政府和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相关公益性活动、群众性活动、青少年活动,塑造公益鸟巢、群众鸟巢、社会鸟巢的形象,引导全社会关注公益事业,传递公益爱心理念,激发民众的公益热情。

公益历程

国家体育场(鸟巢)秉承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按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理念,鸟巢积极承担奥运场馆的社会责任,坚持举办青少年足球、棒球、橄榄球等公益赛事,推出“青少年鸟巢田径大课堂”,分批组织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到鸟巢上体育课。同时,与多家慈善、公益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公益群体体育活动、慈善运动会、义卖会、文化节等各类公益活动,包括由外交部主办的“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国家卫计委主办的“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充分发挥奥运场馆的社会效益。 [2]

视频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