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界线又称土牛、土牛沟或土牛红线,是由台湾清治时期普遍设置的界线。清朝政府采原汉隔离政策,承认原住民自治土地权,并有种种措施来防止汉人侵垦台湾原住民生活领域,时称“番地”。该界线主要功能即在在于区分汉人与原住民的生活区域,避免双方的冲突;或是汉人与原住民相结反清,而事实上,土牛红线也代表清朝与原住民政权的分界线(实为国界)。也称为土牛、番界,在日治时期又写做蕃界。
目录
简介
清初康熙以降,闽南与客家移民逐渐迁徙至台湾,并与平埔族或其他台湾原住民在开垦等事务上产生摩擦,尤与生番(高山区域原住民)冲突最烈,时有汉人侵犯土地,原住民出草抵御的情况。为解决此冲突,清政府决定以番制番的政策治理,承认番民自治地权,自清康熙61年(1722年)起,采汉番隔离政策,官府于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来规范汉人生活区域,严禁汉人超越其区域;此碑界建物为“原汉界碑”(如:台北市石牌)。并有种种措施来防止汉人侵垦“番地”。
18世纪初左右之清乾隆时期,由于福建与广东省东部开发已饱和,大量闽南人和客家人移民蜂涌来台,与高山族原有碑界已经不能区隔汉人与原住民的边界,整个民族界线已经向东方移动,清朝衙门决定另加以新的天然山川为新界线,又在交通要冲而山川不明显之地另外“挖沟推土”方式,构成新的原汉界线,这便是“土牛红线”。土堆俗称“土牛”,加上深沟,故称为“土牛沟”。除此,又因地图上,常以红线延伸其土牛沟所设置区域,因此又称为“土牛红线”,简称“土牛线”[1]。在台湾,也有多处地方直接以土牛作为地名,代表乾隆早期位于土牛界沿线。
土牛界线作为分界,以西为台湾汉人及入籍清朝的平埔族、以东则为高山族。乾隆时期,土牛界线随着汉人的拓垦资及清廷的开放,曾多次调整,所以乾隆中晚期,另外又画有“紫线”、“绿线”来取代土牛红线,到了“嘉庆皇帝”以后,朝廷不再画线,汉原界线往往另以台湾各地“隘勇线”取代了前述的各条旧界线。
《大清律例》中虽明文规定“凡民人偷越定界私入台湾番境者,杖一百”,但仍无法制止汉人越界开垦。1895年台湾日治时期后,日本殖民政府承认清晚期的隘勇制度与“隘勇线”,并仍基本上沿袭旧有武力压制台湾原住民的基本政策。
“蕃界”在日治时期主要是用来指涉关于蕃地的事务,而蕃界一词本身应该是单纯用来指称原住民的生活和活动领域。
今台湾桃园市杨梅区或台中市石冈区等地仍可见土牛界线遗迹[2]。另外,许多地名且与土牛界线有关,如:新北市土城区、台中市石冈区土牛里、 竹北市隘口里,苗栗县西湖乡也有土牛的地名。
视频
土牛界线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从“消极治台”到建立行省,台湾在清朝管理的二百年里经历了什么,腾讯网,2019-4-22
- ↑ 这条线一百多年来将台湾分成两半,谈谈台湾古代“土牛线” ,搜狐,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