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坎尔孜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坎尔孜乡位于奇台县城以东18公里、303省道以北1.2公里处,东接五马场哈萨克民族乡,西临一一O团场,南与奇台农场、一O九团场为邻,北与西地乡西地村接壤,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组:东坎尔孜村、西坎尔孜村、林场村、华侨村,属两级管理。居住着维、汉、哈、回、乌孜别克等八个民族,总人口4524人,884户,其中:少数民族3077人,占总人口的68%,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种养结合的少数民族乡。[1]

中文名称: 坎尔孜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

下辖地区: 4个村

电话区号: 0994

面 积: 48平方公里

人 口: 4524人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气候

车牌代码: 新B

历史变迁

坎尔孜乡所在地解放前原是一片苇湖,解放后,维吾尔族和汉族群众陆续搬来开荒种田,他们先后挖掘出近十条坎儿子井,饮水灌溉。坎儿井井水甘甜爽口、冬暖夏凉,远近闻名,此地由此得名“坎儿子”。1974年撰写地方志史时,根据谐音改为“坎尔孜”,自解放初到七十年代,坎尔孜曾隶属多个行政区域管辖,1978年正式成立坎尔孜公社,1984年改制为坎尔孜乡。

耕地基础

坎尔孜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有灌溉机井97眼,人畜饮水井5眼;日照充足,无霜期约155天左右,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温环境极适合农作物生长,特别适宜于发展经济作物。现有耕地23532亩,人均占有耕地4.2亩。盛产优质小麦、大麦、玉米、打瓜、甜菜、油料、无公害瓜果蔬菜等;饲草料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有苜蓿、红豆草、苏丹草、饲料甜菜等,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经济发展

坎尔孜乡自建乡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84万元,同比增16.7%,其中:第一产业达到2399万元,占国民经济总量的83.2%,同比增16.8%,人均增收603元,占人均纯收入比重的75.5%;第二产业达到29万元,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同比增长38%,人均增收1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第三产业达到456万元,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5.8%,同比增长11.6%,人均增收11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12元,同比增加730元,增长13.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增收比例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截止2007年底,全乡牲畜最高饲养量达5.54万头(只),年末存栏1.74万头,完成300口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个,育肥牲畜26800头(只),建立反季节育肥重点村2个,养殖小区2个,完成黄牛冷配1360头,肉羊人工受精620只,建立肉羊繁育示范户4户,小畜配种点1个,落实长草短喂舍饲圈养示范村1个,示范户95户,新购进铡草机18台,购进配合饲料机2台。经测算2007年,全乡畜牧业纯收入可达1044万元,人均纯收入2258元,较上年增加387元,占到人均收入比重的37.5%。种植业科技增收效益明显,间套复播高效作物10200亩,实现亩均效益95元,制种任务3336亩,亩均增收304元,种植亩纯收入1000元以上作物3379亩。种植业纯收入达1055万元,较上年增加112万元,人均纯收入2282元,较上年2066元增加216元,占人均纯收入比重的38%。科教、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新建中心校教学楼1栋,交通更加便利,购进7辆通往县城的客运车,每半小时通车一次;通讯设施逐渐完善,电话入户率达到7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定频音箱覆盖率达到100%。

视频

坎尔孜乡中心学校“红色旗帜 代代相传”入队仪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