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佛海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多佛爾海峽

英吉利海峽和多佛海峽
圖片來自geooll.com

多佛爾海峽(英语:Strait of Dover),為英倫海峽最狹窄的地方,也译为加莱海峡(法语:Pas-de-Calais)。最短距離由南福蘭(South Foreland)至格里內半島(Cap Gris-Nez)。南福蘭位於多佛尔東北6公里,格里內角位於加来的一個海岬。此兩點為跨海峽泳客的最受歡迎路線,寬度只有33公里,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多佛爾海峽是在英倫海峽的東部地區,位在英倫海峽與北海的接觸點。多佛爾海峽的闊度是英国法国間最短的。天氣晴朗時可以用肉眼觀望到對岸海岸線及沿岸建築物。

地質的形成

侵蝕的作用被認為是多佛爾海峡的成因。多佛爾海峡以前曾經是陸地,由威爾德(Weald)的東南伸延,連接現在的大不列顛島歐洲大陸。在舊威爾德的東面盡頭可以看成在加來海峽省布洛涅(Boulonnais)白堊區(chalk area)。英國、法國及海床至深層地殼的地質主要是白堊。雖然白堊有抗侵蝕的性質,但是白堊的侵蝕現象仍然可以以懸崖的方式在英法兩岸看到。而知名的懸崖在英國多佛海峽的白色峭壁(White Cliffs of Dover)及在法國的格裡內角。白堊亦提供英法海底隧道一個極佳的挖掘隧道的岩層。

本來萊茵河更新世冰河時期向北流入北海。但是冰塊形成一個由斯堪的納維亞蘇格蘭水壩。萊茵河與泰晤士河及北歐主要河流融合,在水壩後產生一個大湖,最終溢出威爾德到英倫海峽。此溢滿的通道漸漸擴大加深,成為了現在的多佛爾海峡。而其中一條在多佛爾海峡中間較深及較窄的通道便是萊茵河在上一個冰河時期的河床。在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的地質礦床刻印了萊茵河在舊前冰河期的北方路線。

提出英倫海峽不是由逐漸的侵蝕作用,而是由兩個主要的洪水侵蝕而成的。第一個在425,000年前,當在北海南部的冰水壩溢出引起大變動的侵蝕作用及洪水,打破了威爾德至阿尔图瓦(Artois)的白堊脊。在此後,泰晤士河及斯海爾德河流經山口到英倫海峽,但馬士河與萊茵河流向仍然向北。另外一個洪水在225,000年前,馬士河與萊茵河受冰水壩所阻形成湖泊。冰水壩在其較弱的堤防(可能是白堊或终碛(end-moraine),由大冰原(ice sheet)留下)被破開。兩次洪水都把巨大的行洪河道沖刷成英倫海峽的乾河床,這種情況有如美國槽化的史卡布土地(Channeled Scablands)

船雙的運輸

大多數由大西洋到北海或波羅的海的海上交通都會經由多佛爾海峽,而且不會選擇較危險及較長的經過北蘇格蘭的航線。多佛爾海峽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港,每年通过海峡的船只达12万艘次,居世界各海峡之首。但自1977年才開始實行嚴格的航道和航行信息製度。主要港口有英國的多佛和福克斯頓(Folkestone)以及法國的加萊和布洛涅(Boulogne)。定期班輪大部為氣墊船。是二戰時重要的海戰地點,歷史上多次著名海戰曾在海峽內進行(如英荷第一次戰爭)。。.[1]

橫穿英法兩國之間的海底鐵路隧道也叫做英吉利海底隧道,1994年5月6日開通,全長5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經隧道乘火車,倫敦至巴黎3小時即可到達,將兩城市之間的陸上通行時間縮短了一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