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兒童多動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多动综合征)
前往: 導覽搜尋
兒童多動症 原圖鏈接
兒童多動症的症狀 原圖鏈接
兒童多動症 原圖鏈接
多動症兒童的心理行為特點 原圖鏈接


兒童多動症多動綜合徵(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徵(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礙(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這類患兒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有人把這種失調比喻為一個交響樂失去協調性及和諧性。國外資料報告患病率約為5~10%。國內也認為學齡兒童發病者相當多,約占全體小學生1~10%。男孩遠較女孩多。早產兒童患此病較多。

病因

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不清,目前認為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1.遺傳

家系研究、雙生子和寄養子的研究支持遺傳因素是ADHD的重要發病因素,平均遺傳度約為76%。

2.神經遞質

神經生化和精神藥理學研究發現,大腦內神經化學遞質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學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及5-羥色胺(5-HT)假說,但尚沒有哪一種假說能完全解釋ADHD病因和發生機制。

3.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

結構磁共振成像(MRI)發現患者額葉發育異常和雙側尾狀核頭端不對稱。功能MRI還發現ADHD患者存在腦功能的缺陷,如額葉功能低下,在額葉特別是前額葉、基底節區、前扣帶回皮質、小腦等部位功能異常激活。

4.環境因素

包括產前、圍生期和出生後因素。其中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親吸煙和飲酒、患兒早產、產後出現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及甲狀腺功能障礙。與ADHD發生有關的兒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腦膜炎腦炎、頭部損傷、癲癇、毒素和藥物。更多存有爭議的因素包括營養不良、與飲食相關的致敏反應、過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劑的飲料或食物、兒童缺鐵、血鉛水平升高、血鋅水平降低與ADHD發生有關,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會因素

父母關係不和,家庭破裂,教養方式不當,父母性格不良,母親患抑鬱症,父親有衝動、反社會行為或物質成癮,家庭經濟困難,住房擁擠,童年與父母分離、受虐待,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為發病誘因或症狀持續存在的原因。

發病機理

最近用PET研究發現多巴胺受體的密度與兒童發育有關,多巴胺受體密度的特異性變化是直到少年期才成熟。多動兒童易被影響的區域認為是前葉的多巴通路。神經心理研究提示多動兒童的葉功能未經成熟。人們認為前葉皮層與兒童的衝動和攻擊行為有關。測定發現多動兒童的局部腦血流,主要是發現半葉和尾狀核兩個部位受累。有些研究已證明用藥使基底節和中腦的血流增加,而運動區的血流減少。這些發現可以解釋為什麼服利他林後可使多動兒童的注意力能協調精細動作和粗大運動。其它研究多集中在丘腦,網狀激活系統和前中腦束。多動兒童和正常對照比較,神經內分泌也有些區別,研究發現多動獨的生長激素對苯丙胺或利他林的反應是不同的,這進一步明了多動和正常兒童有生物學的不同。

不論是皮膚電位還是誘發電位的研究,均發現多動症兒童一般對刺激表現為覺醒水平的不足,以前的研究也發現覺醒水平不足與反社會行為和品行障礙有關,因為覺醒不足,獎懲行為在一般心理水平不能起作用,多動症兒童難以吸取以前教訓,其行為問題也難以矯正。

臨床表現

1.注意缺陷

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明顯注意集中困難和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是本症的核心症狀。患者常常在聽課、做作業或其他活動時注意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學習或活動中不能注意到細節,經常因為粗心發生錯誤。注意維持困難,經常有意迴避或不願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持續集中精力的任務,如課堂作業或家庭作業。做事拖拉,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指定的任務。患者平時容易丟三落四,經常遺失玩具、學習用具,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甚至忘記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2.活動過多

表現為患者經常顯得不安寧,手足小動作多,不能安靜坐着,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靜的場合擅自離開座位,到處亂跑或攀爬。難以從事安靜的活動或遊戲,一天忙個不停。

3.行為衝動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表現衝動,做事不顧及後果、憑一時興趣行事,為此常與同伴發生打鬥或糾紛,造成不良後果。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

注意缺陷、活動過多和行為衝動是ADHD的核心症狀,具有診斷價值。

4.學習困難

因為注意障礙和多動影響了患者在課堂上的聽課效果、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致使學業成績差,常低於其智力所應該達到的學業成績。

5.神經系統發育異常

患者的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如翻手、對指運動、繫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左右分辨困難。少數患者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偏低等問題。

6.品行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0%~58%。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如辱罵、打傷同學、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性攻擊、搶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範及社會準則的行為,如說謊、逃學、離家出走、縱火、偷盜等。

7.成人ADHD

對兒童ADHD不管治療與否,其中60%~70%到了成人仍然遺留有症狀,部分可達到成人ADHD的診斷標準。成人ADHD的臨床表現與兒童ADHD有差別,以「注意缺陷」為主要表現,「活動過多」會減少。由於患者衝動,行事魯莽草率,易於與同事發生衝突,容易因衝動而經常變換工作,開車容易衝動、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交通事故。對成人ADHD患者的症狀評估一般要求助於配偶、父母、同事或上司等與患者關係密切者。[1]

診斷

因到目前為止,尚無明確的病理變化作為診斷依據,所以目前仍主要是以患兒的家長和老師提供的病史,臨床表現特徵,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精神檢查為主要依據:

1.症狀標準:與同齡的大多數兒童相比下列症狀更常見,需具備下列行為中的八條。

(1)常常手或腳動個不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動。(年長兒或少年僅限於主觀感到坐位不安)。

(2)要其靜坐時難以安靜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遊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待輪換上場。

(5)常常別人問話未完即搶着回答。

(6)難於按別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於違抗行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務事。

(7)在作業或遊戲中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2]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換另一件事。

(9)難以安靜地玩。

(10)經常話多。

(11)常打斷或干擾擾亂別人的活動,如干擾其他兒童的遊戲。

(12)別人和他/她說話時常常聽非聽。

(13)常常丟失在學校或家中學習和活動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鉛筆,書和作業本)。

(14)常常參與對身體有危險的活動而不考慮可能導致的後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3]

2.病程標準:通常於7歲前起病,病程持續6個月以上。

3.排除標準:不是由於廣泛性發育障礙、精神發育遲滯、兒童期精神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和藥物副反應等引起。

4.嚴重程度分類:

(1)輕度:症狀符合或稍微超過診斷標準所需症狀,僅有微小的或沒有學校和社會功能的損害。

(2)中等:症狀和損害在輕度和重度之間。

(3)重度:超過診斷標準所需症狀很多,有明顯廣泛的學校、家庭和夥伴關係的社會功能的損害。[4]

治療措施

1.藥物治療 治療此病的藥物可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及抗癲癇劑等,但一般以中樞神經興奮劑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為常用藥品。今分別介紹如下。

①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即利地林(Ritalin),目前是常用藥物。其每次劑量為5~10mg,每日2次,於早、午服用。傍晚不用,避免引起失眠。多數患兒每日劑量為20mg以內。由於精神振奮劑可影響身體發育,故主張患兒在學習期間服用,周末及假日停服。6歲以下一般不用。此藥有不易產生耐藥懷的特點。

②右旋苯丙胺(Dextroamphetamine,Dexedrine):也是常用藥物,劑量為每次2.5~5mg,每日2次,早、午服用。多數患兒每日用量在10mg以內。應注意觀察脈搏及血壓的變化。副作用為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和體重減輕。在星期日及假日停服,以減少其抑制生長的副作用。3歲以下一般不用。長期應用此藥對生長發育的影響較哌醋甲酯明顯,但它的作用較易估計,認為是其優點,而且它還有些抗癲癇作用,認為是其優點,而且它還有些抗癲癇作用,對同時有驚厥的患者更為適合。

③另一種精神振奮劑苯異妥英(Pemoline,Cylert):對多動症認為有明顯效果,其藥物作用時間長,早晨上學之前服1次即可。副作用少,較右旋苯丙胺和哌醋甲酯更少引起厭食和失眠。6歲以下兒童最好不用。開始劑量為10mg,如療效不滿意可增加20~40mg。此藥顯效較慢,假若亦應停止觀察。曾有肝臟遲發性過敏反應的報告,故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肝功能。

④咖啡因:對兒童的多動症也有效,每次服用100~150mg,每日2次,但療效不如哌醋與右旋苯丙胺。

⑤丙米嗪(Imipramine,Tofranil):屬於抗抑鬱性藥物,對本症也有較好療效。劑量從10mg,常用劑量為每日25~50mg,視兒童年齡、體重而定。此藥的白細胞減少常為暫時性,停藥後可恢復正常。在開始服藥4周後,應檢查白細胞計數1次,以後每半月驗血1次。此外,還可致食慾減退、尿瀦留或過敏反應。12歲以下小兒不宜應用。

⑥抗精神藥物:如氯丙嗪、甲硫達嗪(Thioridazine),適用於有破壞性行為的患兒。

⑦抗癲癇藥:如苯妥英鈉、撲癇酮,適用於伴發驚厥的患者。忌用巴比妥類的鎮靜劑,因有時反可使症狀加重。

療程依病情輕重而定,輕者服藥6月~1年,重者要治療3~5年,過早停藥易重視症狀。

2.精神治療 藥物治療是對症的。動作過多往往經藥物治療而得到控制。同時,不可忽視家庭和學校方面的適當教育和管理。對患兒的態度要以耐心、關懷和愛護的態度加以處理。對患兒的不良行為及違法舉動要正面地給以紀律教育,多予啟發和鼓勵遇到行為治療有成績時給予獎勵,不應在精神上施加壓力更不能打罵或體罰。對有不良習慣和學習困難的患兒,應多給具體指導,執行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培養良好習慣,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的困難,不斷增強信心。文獻資料指出藥物有效,但藥物與教育、行為上的指導相結合更為有效。[5]

視頻

小兒多動症的六大表現特徵

ADHD多動症的康復訓練(非藥物治療)

多動症科普動畫 多動和調皮有什麼區別

多動症

參考資料

  1. 吳丙辰, 靜進.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的社會適應行為特徵. 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 2003, 22 (5): 267-269. 
  2. 羅學榮, 李雪榮.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持續性注意測驗的對照研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2002, 010 (002): 85-87,90. 
  3. 麻宏偉.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斷及治療.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07, 022 (011): 805-808. 
  4. 秦炯.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主要診斷標準簡介與比較.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06, (12). 
  5. 麻宏偉.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斷及治療.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07, 022 (011): 80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