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杰颠社
历史
关于“彼达”(Peita)的确切位置,老埤村马卡道族头目潘乾坤指出应为今日路竹区大社以及废庄的下社,数年后旗尾山地区的口述资料则称在高雄市沿海、今日茄萣区一带[1]。后马卡道族为明郑所逐,退往大岗山后的尖山,形成尖山社与水蛙潭社,大部分居民再迁往罗汉门(今高雄市内门区)[2],居住在溪州番社。[3]
台湾清治时期,罗汉外门和罗汉内门都是大杰巅社活动的地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诸罗县志》记载:“罗汉门山内有大杰巅社。”雍正年间《台海使槎录》记录:“罗汉内、外门田,皆大杰巅社社地也。”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廷派大杰颠社人把守六张犁的番界,社民的生活空间渐渐向北,移往旗山区木栅、六张犁、圆潭和内门区沟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守隘政策,利用熟番作为屯丁监视隘口的动静,此时大杰巅社人和新港社、塔楼社被分派至高树乡的南屯共同防守生番。此次守隘的任务,大杰巅社派出了 31 名屯丁, 并分配到 52 甲土地。[4]嘉庆年间修撰的《续修台湾县志》所观察的:“大杰颠社,距城六十五里,今番民移往隘口社,近蕃薯寮。”指出大杰巅社社民的再迁徙,往今旗山区圆潭里以北。道光年间,部分社民往东部移动,被当地原住民所逐,落脚在今日六龟、荖农。[5]
台湾日治时期的户口调查,显示马卡道族还有千馀位族人在旗山区圆潭庄、内门区莱仔坑,并在沟坪庄与大武垅族混居。今日内门区莱仔坑、旗山区口隘、中隘、尾庄、圆潭子[6]仍有许多具平埔原住民族特征的住民,南边的三角崛、新番社等地也尚有数户人家。[7]
旗山地理位置
旗山镇位于高雄县地理位置的中段,东连杉林乡、美浓镇,南邻屏东县里港乡和高雄县大树乡,西接燕巢乡、田寮乡,西北可往内门乡通经台南县南化乡和龙崎乡,交通机能显著,为台南、高雄、屏东三地往来必经之处。
旗山溪(楠梓仙溪)横亘其间,将全镇分为东西二岸,境内山脉错纵,地形起伏,因此整体开发不易,东岸是旗尾,西岸则是镇中心的旗山地区,至今仍是纯朴的农业型乡镇。面积94.6122平方公里,人口约4万人,为高雄县第三大镇,目前辖有25个行政里。
旗山镇原为西拉雅平埔族的马卡道支族大杰巅社(Taburian)的所在,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大杰颠社北移至口隘庄(今日圆潭)及尾庄之间(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续修台湾府志载:“大杰颠社,今番民移隘口,进蕃薯寮。”),现在溪洲国小后的山腰处,就是平埔族旧时的信仰中心。 而明郑时期汉人开始入境拓垦,最初为“施里庄”,到了乾隆二○年代更名为“蕃薯寮庄”,光绪十四年间(西元一八八八年)曾改称“太平庄”,清代时统归为“罗汉外门里”的辖区(注一),康熙末年有郑、蔡二姓移民入垦,乾隆年间陆续垦成,形成村庄。
关于旗山旧称“蕃薯寮”,经询问老长辈口述得知,昔日旗山地区尚未开垦时,旗美地区,屏东里港一带的民众,大部份种植蕃薯为生,要运送蕃薯至台南高雄一带,因交通不便(当时用牛车运送)路程遥远,旗山自然形成一个转运站,并设立临时放置农产品的“寮仔”,一来可以休息住宿,二来可以放置蕃薯,作为运送的中继站,放置蕃薯的“寮仔”,称为蕃薯寮,后来就以此为名。直到民国九年(日治大正九年),全省地方制度及地名大变更时,因其东北方有旗尾山,其状似清代蛟龙旗,在镇民的坚持下更名为“旗山”,可彰显境内名山及不忘本源。[8]
参考文献
- ↑ 伊能嘉矩,《台湾踏查日记》
- ↑ 同上
- ↑ 台湾地名辞书, 卷五高雄县
-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4446/3/016703.pdf?fbclid=IwAR0xKh1AvP71qh0NLds10YZjDOJBS6qqRO3y_29PdH6yi7Fz_1COq5uaVz8
- ↑ http://bkc.prospect-bearing.com.tw/file/base1.htm
- ↑ http://www.ntcu.edu.tw/ogawa/history/3rd/3-8.pdf
- ↑ 台湾地名辞书, 卷五高雄县
- ↑ 细说旗山,旗山区农会,文章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