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集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李集镇,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下辖镇,由原胡集区院寺乡、大李集乡于1992年4月合并而成,镇政府驻地李集街原大李集乡人民政府,后迁李集新大街办公至今。2017年,大李集镇行政区域面积5367公顷,常住人口53993人。[1]
中文名称: 大李集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
面 积: 5367公顷
人 口: 53993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乌江旧河道(临伊湖村北)
邮 编: 236712
区 号: 0558
历史沿革
李集镇又称老李集,是一个古老集市,过去叫彰阳集。位于亳州市利辛县西南十八公里,是亳阜交界的大集镇,北靠茨淮新河,东六公里是西淝河,西南辖乌江与阜阳接壤,离阜五十八里,原属阜阳,六五年析属利辛县,现属亳州市。自古以来为吴、楚、鲁、齐、陈、寿要冲,方圆商贾云集之地。老李集为南北架构,分东西南北四寨门,四周围塘曲水,南至火神庙南今已至南长沟,东西小巷以通往来,西有小店桥,东南一里有迷唐寺,西一里有古文庙,北为主要出口,于沟上设吊桥以通往来,易守难攻,吊桥东南是主神庙,又称天爷庙;供奉有轩辕黄帝、玄武大帝、道家三清和观世音菩萨,炎黄衍祭于正月初七人日在南头火神庙聚会,大庙会于三月三日在北头举行,是远近闻名的古庙会,庙虽不大,盛会进出,万人可容人称是神奇活地。三月三日是古上巳节,传说为黄帝鼎升之日,观世音菩萨诞辰,又是花神节,曲水流觞,修古之禊,汉唐遗风,魏晋风流,商贾贸易,蔚为大观。每岁自年初七、正月十五上元节到三月三日庙会,灯火不绝,三教九流云集,方圆商贾会聚,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三阳开泰是为春,王维诗云:为乘阳气宣时令。诸俗皆为彰显阳气之举,故又名彰阳集。解放前传教士在天爷庙侧建有天主教堂。民国时改为崇正小学,人称洋学堂。解放后因火搬迁到沟北为李集中心小学。解放后政府、供销社、等机构都在新北街,北至李集粮站。原乡政府在十字街西,后搬迁到新东街,现搬迁到李集中学东李利公路北,大李集北展至谢沟。大李集是猴戏之乡,利辛猴戏已被列入2008年3月21日亳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科学发展观,大李集镇新一轮发展规划蓝图已经绘就,一个现代化的新集镇即将崛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历史人文
【伍子胥跃马乌江】乌江位于大李集镇西南五里,沟深流急,连接西淝河、颍河,是楚国在淮北的交通要路,东南流经胡集、到江口集入颍河,上窄下宽,在大李集镇境内乌江段(临伊湖村北),相传为楚伍子胥在逃亡时跃马过江撇下追兵处,建有五孔桥和七孔桥纪念。
【大漴陂遗址】《水经注-颍水》颍水又东南,江陂水注之。水受大漴陂陂水南流,积为江陂,南迳慎城西入颍;夏肥水又东为高陂,又东为大漴陂。大漴陂在李大庙、高大村、房寨村一带,沟塘水网密布,陂东分流入西淝河,原马店黑土沟今阜蒙河西段。漴,地广水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民以食为天,故漴。陂,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说;利用沟渠塘河堰井灌溉的农田水利。
【汉柳龠县遗址】柳龠县又称新龠县,王莽时所建,在汝阴东五十八里,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他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和圣’柳下惠常与乡人油油然聚首言欢,不堕厥节,时虽欲去,止之复留。曾在此舞羽吹龠(羽,野雉尾;龠,籥也;《周礼》有龠师,掌教国子舞羽吹籥,祭祀则鼓羽龠之舞;宾客、飨食则亦如之。,舞所执羽籥是也。盖《诗》所云“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者也。《尔雅》云:“籥如笛,三孔而短小。”《广雅》云,七孔。大者曰产,中者曰仲,小者曰箹。箹音握。龠师相当于现代的歌舞总指挥,龠就是现代的指挥棒。)乐自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羽龠代表文武,乐者,天地之和也;知礼乐之情者能作,作者之谓圣,羽龠,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柳下以乐教民,乐以配天和民,寿百岁,柳下惠退居柳下后,则招收生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乡人爱戴。死后,弟子要为他议谥号。其妻说:“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诔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兮。遇难三黜,终不弊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嗟乎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鬼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烈女传》)展禽故谥为“惠”。人称‘和圣’,亲百工,不忘至贱,守惠下之道,唯有德能行此,故称柳龠县,讹音为柳叶县,后废并入汝阴。清嘉庆《凤台县志》载;“柳庄寺在展沟西南八里,春秋时柳下居此,附近展姓尚多,传为展禽后裔。”大李集附近也有柳改刘之姓的。在解楼村东北北沈、解老营一带,以解老营小学为中心,有陶瓦、冶铁等汉代工业遗存,解老营小学过去是解瓦庙。
【曹魏屯田古城遗址】又叫屯粮城,起凤城,司马宣公懿令邓艾于汝阴屯田,种稻,以备东南,从陈至寿春,淮南三万人,淮北二万六千人,古城遗址在大李集镇西二里王营庄西,俗称长岭子,又叫起凤古城。邓艾初为屯田都尉,入许。奏对口吃,司马懿戏曰:卿称艾艾,当是几艾?艾对曰;凤兮凤兮,只是一凤。懿奇爱之,令于汝阴屯田,后为兖州太守,又奇计灭蜀。在古城遗址西人称为稻田地。正南有烽火台遗址,西北有望堠台遗址,东有魏塔遗址,东北有焦家楼遗址。
【双塔集遗址】双塔集遗址位于大李集东五里的解寨,过去是一个古集市,因解姓为此处一大姓,于集东南为其先人解系、解结建双塔一作纪念,二崇文峰。又称双塔集后废为解寨村,目前解寨人口超过一千六百多,也算得上是十里八乡人口较多的村庄。
【闯王庙遗址】闯王庙遗址位于大李集陈牌坊庄东,明清时陈姓冨甲此乡,闯王李自成死后与陈圆圆葬于此。
【王郁昭在向阳】王郁昭是为凤阳小冈村农村大包干开放行条的人,1966-1970下放在大李集南头,过去叫向阳大队。此地龙虾由他引种来的,人称‘大老王’,1984年任安徽省领导时曾来过大李集。
【叶元养猪】叶化美在叶元大队的养猪当时是全国的先进典型。
地理位置
大李集镇位于利辛县西南部,距离利辛县城20公里,南和西与阜阳市颖东区接壤,北与我县永兴镇、马店镇为邻,东与胡集镇相连。2017年,大李集镇行政区域面积5367公顷。
行政区划
1992年2月由胡集区李集乡、院寺乡合并而成,驻地大李集耕地面积61763亩,2005年并村前辖31个村委会,根据市、县有关小村并大村的文件精神,换届与并村同时进行。合并李集村、李水寨村为李集村;合并桥南村、李老寨村为南街村;合并解楼村、王李村、解老郢村、宫郢村为解楼村;合并高大村、房寨村、李大庙村、刘庄村为高大村;合并徐常村、杨湖村为常青村;合并路杨村、解寨村、井东村为路杨村;合并叶元村、顾田村为叶元村;合并胡寨村、郑庄村为永红村;合并院寺村、李楼村、沈竹园村为院寺村;合并司海村、朱郢村为司郢村;合并高李村、代庄村为吴寨村;齐寨村、高集村、沈寨村三个村原村不变。大李集镇共有14个村民委员会,170个自然庄,265个村民组,农业人口52535人。大李集镇原名李集,1982年更为现名。旧时曾用名张杨镇、老李集。1949年属高集乡,1969年撤区并社时,成立李集公社,1982年改现名自今,隶属胡集区。1992年撤区并镇,由原胡集区大李集乡、院寺乡合并设立大李集镇。
交通和河流
院寺乡地理走势西高东低,交通相对偏僻,境内有利胡公路(柏油路面)、插胡公路(砂石路面)穿境而过;12.5公里长的茨淮新河把大李集镇与北边乡镇分开,同时给大李集镇提供了便捷的水上交通条件。境内主要河流有马胡河、乌江(临伊湖村北)、黑土沟。其中乌江历史悠久,留下过许多美丽的传说,但由于乌江常年失修,现仅存有几米宽的小河沟,人们只能从残桥巨型条石上去想象他的久远和古老。
教育卫生方面
大李集镇现有5所中学,分别为:大李集镇初级中学、刘楼中学(现停止办学)、保国中学、育才中学、院寺中学。16所小学,1所幼儿园,全镇共有教师366人,其中中学教师112人,小学教师237人,幼儿教师7人。其中有中教高级教师5人,中教一级教师43人,小教高级教师128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教坛新星12人。镇卫生院始建于1969年,现占地面积3548平方米,有门诊楼1座,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现有职工25人,其中医师6人,医士12人。村级卫生室14所,现有村级卫生人员85人,院内设有医技科室(B超室、手术室、化验室、X光室、心电图室),开设内科、外科、心脑血管科、肛肠痔漏专科、儿科、妇产科、中医内科、推拿理疗等专科,基本满足了全镇5万多群众防病、治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