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北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沽北路原名海大道,曾用名還有紫竹林大街和大沽路,是中國天津市和平區的一條道路,西北起張自忠路與大沽橋相接,東南到曲阜道,全長2277米,2005年下半年,在大沽北路拓寬工程中,大沽路在張自忠路至煙臺道這一段區間周邊的建築被先後拆除。
歷史介紹
大沽北路最初形成於明代,當時海河西岸的海河疊道為當時海大道的雛形,經清代多次修築,成為一條天津老城通往大沽口的大道。當時的海大道由海河邊的馬家口至大沽口,全長52.5公里,是當時天津最長的一條道路。1860年12月17日和1861年6月2日,英國和法國在海大道和海河之間的地段開闢租界,當時的天津英租界位於紫竹林村以南,天津法租界位於紫竹林村以北。不過,天津初期的對外貿易並不興盛,來到這裡的少數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東門外三岔河口的宮北大街,僅有天津英租界內建造了少數房屋;天津法租界內甚至沒有任何法國機構,只有一個供英美僑民使用的宗教建築合眾會堂。1870年6月,天津教案發生後,外國僑民紛紛移居租界,天津英租界首先得到開發經營。由於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國力不振,天津法租界一段時間內仍不見起色。直到1880年代才開始着手進行市政建設。1897年3月31日,天津英租界向西越過海大道擴展到牆子河。1900年,天津法租界也向西擴展到牆子河,於是海大道變成了一條完全位於租界內的街道。位于海大道東側,英租界和德租界之間,今大光明橋西曲阜道兩側,曾經有一個面積131畝的天津美租界。但是由於一些原因,長期沒有進行開發。1902年10月23日,併入天津英租界,成為天津英租界的南擴充界。當時的英商先農公司和天主教會崇德堂在這一地區開發興建住宅和鋪面,形成白俄聚集的小白樓商業區。[1]
現況與發展
大沽北路目前西北起張自忠路與大沽橋相接,東南到曲阜道,全長2277米,兩側人行道均寬5米,為瀝青路面。沿途建有原美國兵營、原開灤礦務局大樓、津塔、原比商儀品公司大樓等建築。其中,保定道至曲阜道一段的大沽北路為天津英式風情區中的重要道路。
交匯道路
目前,與大沽北路相交匯的主要道路有:
- 張自忠路 原柏公使河壩(Quai Auguste Boppe)
- 長春道 原七月十四日路(Rue 14 Juillet)、原竇總領事路(Rue G.Deveria)
- 濱江道 原葛公使路(Rue Paron Gros)、原福煦將軍路(Rue du Maréchal Foch)
- 哈爾濱道 原狄總領事路(Rue Dillon)、原拉大夫路(Rue Laville)
- 赤峰道 原巴斯德路(Rue Pasteur)
- 承德道 原威爾頓路(Rue de Verdun)
- 營口道 原聖路易路(Rue Saint Louis)、原寶士徒道(Bristow Road)
- 大同道 原領事道(Consular Road )
- 唐山道 原廣東道(Canton Road)
- 大連道 原怡和道(E Wo Road)
- 保定道 原巴克斯道(Parkes Road)
- 太原道 原寶順道(Pao Shun Road)
- 煙臺道 原博羅斯道(Bruce Road)
- 泰安道 原咪哆士道(Meadours Road)
- 彰德道 原博目哩道(Bromley Road)
- 曲阜道 原革事道(Council Road)
歷史建築
大沽北路曾經和現在比較著名的建築有:
-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原美國兵營,大沽北路168-174號。
-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樓,大沽北路200號。
- 花園大樓,原大沽北路168號至174號。
- 原比商儀品公司大樓,大沽北路179號。
- 啟新洋灰公司大樓,原大沽北路85號,目前已拆除。
- 先農公司大樓,原大沽北路111號,目前已拆除。
- 禮和洋行大樓,原大沽北路140號,目前已拆除。
此外,沿大沽北路周邊的著名建築有:
參考文獻
- ↑ 和平區志. [2009-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 ↑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