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失业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失业率

中文名: 失业率

外文名: Unemployment rate

释 义: 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

中国首次公报: 2013年9月9日

类 型: 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隐蔽性失业

作 用: 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

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满足全部就业条件的就业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2013年,中国首次向外公开了调查失业率的有关数据。[1]


失业率(unemployment)英文解释为“Unemployment occurs when people are without work and actively seeking work”, 译为没有工作且在积极找工作的人(没工作且在此前4个星期中不曾试图找工作的人,不在此列。来源:《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占总工 作的人(除了小孩,老人,不能工作者)的百分比,也可以译为失业率。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属滞后指标范畴。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信号,可导致政府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通货膨胀,使央行收紧银根,减少货币投放。在美国劳工部于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公布,市场上投资者对其非常关注。


另外,失业率数字的反面是就业数字(The Employment Data),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农业就业数据。非农业就业数字为失业数字中的一 个项目,该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当社会经济较快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消费性以及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当非农业就业数字大幅增加时,理论上对汇率应当有利;反之则相反。因此,该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和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公式

失业率%=失业人数/(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在美国,失业率每月第一个周五公布。在台湾,则于每月23日由行政院主计处公布。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大多数资料都经过季节性调整。失业率被视为落后指标。


通过该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发表的经济数据,所以失业率指标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 如何解读该指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若将失业率配以同期的通胀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类型划分

周期性失业: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水平又取决于总需求,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成为自然失业率。


隐蔽性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


造成原因

造成失业的原因很多,因此失业的结构与变动情况是观察重点。


摩擦性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信息沟通(使失 业者能确实掌握就业机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在实际劳动市场上,失业率总是围绕自然失业率波动,原因之一是工人寻找最适于自己的工作需要时间。它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经济总是变动的,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必然不可避免。即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通常较摩擦性失业持久,因 为结构性失业常表示人员需要再训练或是迁移才能找到工作。


经济产业的每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季节性

季节性失业(Seasonal unemployment):农业,营建业与旅游业特别容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季节性失业是一种自然失业,它给社会带来 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季节性雇员由于就业时间短,收入受到影响(尽管有补偿性工资差别);二是季节性失业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季节性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应侧重于信息服务,指导他们在淡季以灵活的形式(如非全日制工作)临时就业。


周期性

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周期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是 整体经济水平的衰退;由于它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周期性失业也是人们最不想看见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失业就完全属于周期性失业。每一个工人都从事着他们一直从事的工作,因此不存在摩擦性失业。与人们更倾向于手持货币而不是消费、企业被迫削减产出导致的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同样极不明显。


周期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等失业状况不同,周期性失业的失业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是经济发展最严峻的局面,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所恢复。在中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中国此前及未来几十年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和周期性失业的机率很低。


非自愿

非自愿性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如果工资品(wage-goods)的价格相对货币稍有上升,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劳动总供给量和在此工资水平下的劳动总需求量都将大于现有就业量,那么劳动者就处于非自愿性失业状态。 是1936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在其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概念。


凯恩斯认为,如果工资品的价格较货币工资稍微上涨,劳动者愿意在当时的货币工资下提供劳动供给,而在同一时间的总劳动需求都大于已经有的就业量,那么就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造成影响

失业率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般认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都是难以避免的,它们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与经济周期无关。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与总劳动的比率就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一般被认为是经济社会所难以消除的,因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总是存在的,它与周期性失业、经济运行周期及总需求水平无关,因而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的最低失业率。当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时,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季节性和自愿失业时,便认为经济达到了充分就业,即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或周期性失业以后的社会就业状况。因而又可以说,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既意味着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意味着一个国家所有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即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


国外现状

10月1日,日本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日本8月份失业率为4.1%,环比上升上升0.3%,是6个月来首次出现恶化。其中,就业人数为6310万人,同比增加29万人,增幅为0.5%;失业人数为271万人,同比减少6万人,降幅为2.2%。


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为摩擦性失业率及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偏好改变等等因素,社会上总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就长期而言,景气循环带来 的失业情形常会消弭无踪,社会上只留下自然失业现象,“自然”的定义并不明确,没有 人能明确的指出一个社会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它会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而变化,以台湾地区而言,一般认为自然失业率是介于1.5%~2.5%之间。


失业率发布时间(北京时间)


每月第一周周五20:30发布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口和物价上涨的压力。


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总供给的状况。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


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含义。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是:在以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为横轴、物价上涨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的走向与第一、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正好相反。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涨率随之下降。这样,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右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为同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物价上涨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物价上涨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失业百分比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


中国凡届满一定下限年龄、具有劳动能力、要求有报酬的工作而尚未获得工作职位的人口,称为失业人口。不愿工作而赋闲的人,或虽有工作愿望而尚未达到规定下限年龄的人,均不得算作失业人口。中国通称的待业人口。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两种失业统计方法。一种是行政登记失业率,另一种是劳动力抽样调查失业率。两种失业率都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登记失业率统计的是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求职的失业人员数量。由于各国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发展水平不一,登记失业率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比较。而抽样调查失业率基本依据的是国际化的失业定义,可以进行国际比较。


因此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失业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使用的统计方法也不同。中国公布的城镇失业率,是登记失业率,它是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对失业人员登记统计汇总的结果。应该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政府制定就业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由于中国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到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失业人员数量不够全面,再加上就业和失业登记办法还不健全和规范,因此,存在着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的现象。


一些科研单位对城镇失业率有这样那样的推算,统计数字不尽相同,这些数据都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社科院披露的失业率是用“德尔菲法”调查出来的。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把调查的内容,向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然后把意见进行综合,最后形成结论。这次选择了50余名从事就业和劳动统计研究的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专家(官员),发问卷请他们对失业率、城镇失业承受能力等问题进行判断和预测。这些专家、学者长期关注这一领域,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他们的判断应该是有根据的。


登记失业率,不等于实际失业率。中国还没有开展劳动力抽样调查,所以没有抽样调查失业率。今后将逐步建立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但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确定失业率后,城镇登记失业率还要继续使用。


2013年上半年中国调查失业率为5%。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昨出席招聘博览开幕礼时指出,香港最新失业率维持3.1%,为16年来的低位,当中15岁至19岁高危群组的8.9%失业率亦有明显改善,更是6年以来的新低;去年第四季青少年全职工作的月薪中位数为1万元(港币,下同),远高于10年前的7000元,扣除通胀亦有8.6%的实质增长。他表示,目前就业市场好景,不少职位属“工等人”,变相令青少年容易就业。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5年1月19日公布,去年10至12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3%,与去年9月至11月的数字相同,就业不足率亦保持不变,维持于1.6%的水平。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2015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就业 形势总体稳定。


一是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加,失业率基本稳定。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其中二季度城镇新增就 业547万人,同比多增9万人。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6月末,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6%,比一季度末低0.13个百分点,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


二是市场用工需求保持稳定,求人倍率稳中有升。二季度,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1.06,已连续19个季度大于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求人倍率 分别为1.03、1.11、1.08,用人需求全部大于供给。分技术等级看,初中高级技术岗位需求全部大于求职人数。


三是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双创”对就业拉动持续加大。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200.1万户,平均每天超过1万户,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势头良好。截至6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2.64亿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800万人,增长11.6%。


公开数据


2013年9月9日,中国首次向外公开了调查失业率的有关数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将给世界传递持续发展的讯息》透露,“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5%的调查失业率和2.4%的通胀率,均处 于合理、可控范围。”


5%的调查失业率,高于此前人社部公布的一二季度均为4.1%的登记失业率。而2013年的就业压力其实比较大,一位人社部专家表示,这和当前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首次公开调查失业率


李克强总理在上述署名文章中所说的5%调查失业率,可谓官方首次公开调查失业率水平。


对于该失业率水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专家表示,前些年虽然没有公布该数据,但应该和2013年数据差距不大。该专家称,5%的调查失业率比例并不算高。李克强总理在上述文章中指出,未来十多年,中国将有上亿人口融入城市。


更多人口进入城市,是否会增加城镇就业压力,中华全国总工会专家表示,城镇就业压力除了和劳动力供给有关,也和经济发展速度、发展方式有关,需要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新创造的就业岗位。总体上来说,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


2016年1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5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6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7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5%,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


希腊失业率

希腊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影响,希腊2012年7月份登记失业率攀升至25.1%,创出历史新高。表明就业市场形势仍在恶化。


当前希腊经济正在经历严重紧缩。官方数据显示,自2008年债务危机发生以来希腊经济规模萎缩了20%。青年失业率已经突破50%,达到了令人担忧的水平。经济学家估计,希腊经济2013年可能连续第六年出现衰退。


希腊IOBE基金会研究员Angelos Tsakanikas说:“这是经济衰退带来的必然结果。”他说:“希腊的未来将会有更多不确定性。”


希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失业率已经从6月份时的24.8%升至25.1%,与西班牙8月份时的失业水平相同。


希腊和西班牙是欧元区17个成员国中失业率最高的两个,欧元区平均失业率已经攀升至11.4%,创下1999年有此类以来最高水平。


希腊统计局报告说,7月份大约126万名希腊人失去工作,几乎每天有1000人失去工作。受影响最大的群体是15-24岁年龄段的年轻人。这 个年龄段年轻人失业率高达54.2%。


在2008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前希腊全国境内登记失业人数仅为364000人。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