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山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奔山龍 |
奔山龍是一種小型恐龍,其牙齒髮達,長有角質喙,可以高效的切斷與磨碎食物。美國蒙大拿州曾經發掘到奔山龍的幼體骨骼,非常完整的保存在蛋殼之內。
簡介
中文名稱( chinese )→ 奔山龍
拉丁文學名( name )→ orodromeus
發音( pronounced )→ or-oh-drohm-ee-us
含義( meaning )→ (恐龍)蛋山的奔跑者
目( order )→ ornithischia鳥臀目
亞目( suborder )→ genasauria頜齒類cerapoda角足龍類ornithopoda鳥腳亞目
屬( genus )→ orodromeus奔山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o. makelai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o. minimus極小奔山龍
時代( period )→白堊紀晚期 campanian
分布( found in )→美國蒙大拿
食性( diet )→ 雜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2.5米
推測體重( mass )→ 68公斤
horner & weishampel, 1988
horner & weishampel, 1988
評價
奔山龍是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龍,可能與懼龍(Daspletosaurus)、野牛龍(Einiosaurus)等恐龍共同生存於同一地區。身長被估計約2.5米長。
奔山龍的鑑定特徵有:眼瞼骨後端接觸到眶後骨、顴骨有隆起、手腕骨頭沒有癒合、上頜骨與齒骨的牙齒呈三角形。
生活習性
奔山龍胚胎化石的骨頭、牙齒已發展良好,霍納等人推測奔山龍是早熟性動物;而生存於相同環境的慈母龍,幼體孵化後仍需要長時間的親代養育。
奔山龍被推測是穴居動物,如同它們的近親掘奔龍(Oryctodromeus),這是根據它們骨頭的散布與地點來判斷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