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子午沙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子午沙鼠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別名黃耗子、黃尾巴鼠、中午沙鼠、午時沙土鼠,是我國特有的沙鼠,屬於齧齒目、倉鼠科 、沙鼠亞科、沙鼠族、沙鼠屬的小型地棲齧齒動物。體長105~155 mm;尾長略短於或略超過體長,體軀背面毛色變異亦較大,從沙黃色至深棕色。腹面從毛基到毛尖全白。尾毛上下一色棕黃,近尾端處生有黑色或黑褐色長毛,後足被滿白色毛,或在踵部有點狀小裸露區。子午沙鼠為蒙新區荒漠與荒漠草原中的遍布種。其分布範圍包括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魯番一哈密盆地,阿拉善荒漠、鄂爾多斯高原、柴達木盆地、湟水河谷、黃土高原北部,以及陰山以北的內蒙古高原。

簡介

乳鼠階段:初生至20日齡,體重不超過11g。形態變換最大,睜眼,耳孔開裂,門齒、臼齒及被毛的長出等均在此期。但體溫調節尚未形成,體長在60mm以下。幼鼠階段:20~40日齡,其主要特徵是已形成體溫調節機制,可自由取食,生長率仍較快,保持在1%以上,上下臼齒已長全,體長60~85mm,體重不超過30g。亞成體階段:40~70日齡,除體重外,其餘各生長率已下降到1%以下,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體長80~96 mm,體重最高可達45g。成體階段:70日齡以上,全部發育成熟,有個體參與繁殖,體重生長率下降到1%以下,體重45g以上。體長100~150mm,尾長95~150mm,約等於體長或略短些;後足28~37mm,耳長13~18mm。顱長33~38.8mm,顱寬17~20.8mm,超過顱長的一半;鼻骨長約11.4mm;眶間寬約6mm;聽泡很發達,長約12.3mm,上頰齒列長約4.8mm。

評價

子午沙鼠是亞洲中部荒漠、荒漠草原動物。廣泛棲息於各類乾旱環境。它們常聚集於小片適宜的生存環境。在內蒙古荒漠草原區的鹽淖周圍、農田間的沙丘上的數量極高。在同一棲息地,長爪沙鼠多分布于田梗、田間荒地,密度相對均勻,而子午沙鼠分布於灌叢、沙丘,密度不均勻。這是草原與荒漠鼠類種群空間分布型的差異。夜間活動,白天極少出洞。在22~0時為活動高峰,清晨4~6時有一個小高峰。活動距離為60~870m,平均264m。覓食時趨於遠離洞口,僅在交尾期或哺乳期才限於洞系周圍取食。隨季節的變化有遷移覓食的習性,其遷移距離一般不超過1km。秋季儲糧時期,植物種子普遍成熟,食物豐富,沙鼠的活動範圍也相對穩定。[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