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孟门古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孟门古镇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城西北23公里处黄河东岸。北靠碛口,南邻军渡,东接成家庄镇,西隔黄河与陕西吴堡县相望。

中文名称 孟门古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

电话区号 0358

地理位置

山西·柳林·孟门古镇,镇人民政府驻地为孟门村。以陈姓人口居多。有公路东通柳林县城,北邻碛口古镇,山西省沿黄公路纵侧而过,西有黄河渡口可达陕北吴堡县寇家塬镇,南靠晋西要塞军渡[1] 。靠近307国道及军渡黄河大桥、青银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并有山西中南铁路通道、太中银铁路吕临支线、孟门货物集运站、孟门黄河大桥等将建成。

古镇历史

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孟门是大禹治水之天下黄河第一门,这里还保留着据说是大禹当年伫立指挥治水时留下的印有深深脚印的“禹王石”。战国尸佼《尸子》记载有“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龙门、吕梁、孟门和壶口是大禹治水的四项重点工程。在夏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门村西南蛟龙壁将黄河东西两岸的石山连接成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谓“定湖”之称。若遇淫雨,“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大禹治水(前2243—前2230年)在孟门西南劈开蛟龙石壁,河水顺流而下,形成“永宁十景”之一的“黄河洪涛”。所谓“孟门”,是大禹治水之黄河河道上的第一个大门,故因以命地名矣。(也有专家认为,所谓孟门之名,涵盖今柳林孟门至河津之黄河段的河道两侧,柳林孟门乃其北起,河津龙门是其南止。而柳林县的孟门又位于最上游,所以称作黄河第一门——孟门)。西周穆王时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吕梁武当山玄武道场,为了祭祀鲧禹治水之功绩,在孟门的庄王山麓大禹石附近创建了孟门道院,主殿“源神殿”内,供奉着夏帝禹和禹之父神鲧;这里现还有国家一级文物“无头神鲧”石雕坐像:底座长0.98米、宽0.40米、全高1.25米、胸围0.92米、膝部周围1.50米,左臀部还有一“鲧”字。原来是在源神殿神鲧泥塑像内取出来的。唐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巡游孟门时,敕赐尉迟恭又在道院旁修建了南山灵泉寺,现为山西省重点文保单位。寺侧有巨石“禹王石”和《大禹治水》残碑,大雄宝殿内有清嘉庆九年(1804)年《南山灵泉寺始末碑记》,碑记称:南山上“有禹王石,相传神禹停憩息山之半”。

文化名镇

2009年,孟门镇被省政府批准命名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孟门镇也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二镇”,今天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碛口镇以及管辖她的柳林县、隔河相望的陕北吴堡县,却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她的下辖地,甚至达千年之久,所以历史上的孟门远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名得多,堪称天下黄河第一。至于她的衰落则是由于黄河洪水胡泛滥,但那也是到了清末才发生的事了。“孟”是兄弟排序中代表最大的。孟门,即“第一门”,可见她的重要性。孟门东依寨东烽台,西为天堑黄河,南靠军渡要塞,北邻黄河“二碛”。地处秦晋通衢,地理险要,是控山带河的重要关隘。曾与晋东娘子关齐名,有“东有娘子关,西有孟门关”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史称“晋西第一门户”。孟门所处的地理位置,拿现代人的眼光看,选择孟门这样一个既偏僻又不富庶的地方设县,实在有点不可思议。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历史命题。不过,稍稍有中国历史知识的人,就会明白,历代统治者在设置郡县的时候,往往是站在军事战略的地位上来考虑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是横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线。这就注定了孟门设置郡县的必要性。碛口在明清时才发展成为商贾云集的商贸重镇,但是孟门却在千年之前,就因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大地、陕北地区与晋中平川来往的重要关口而发展成为了当时的大都市。山西中南铁路通道、太中银铁路吕临支线、孟门货物集运站、孟门黄河大桥等的工程建设在孟门竣工后,孟门将再次突出其“晋西第一门户”的重要地位。《穆天子传》中有西周穆王西见西王母曾途经此地“北登孟门”的记录,还有龙山文化遗址。战国时设“蔺”,为当时全国性大都市;东汉时汉武帝封其代共王子熹为蔺侯;北周大象元年置定胡郡(县);元朝至元八年初改置孟门县,历为县治驻地,其间也曾为州郡治驻地,前后长达1500多年。而且历史上的孟门县,不仅仅是今天的孟门镇所管辖的几十个村庄,还地跨今柳林、离石、临县的部分村镇以及陕西省吴堡县全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临县的三交以南部分也属于孟门。因此,今天的一些临县文化也是孟门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一个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郡县城,一个曾经是重要的军事渡口,又是连接东西南北商业大流通的水旱码头,是何等的繁华富贵,不难想象。孟门足可号称“万里黄河第一”的,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母亲河给她带来了希望,也带走了希望。希望与失望,在晋陕峡谷里并存、轮回。清雍正元年(1723),黄河突发大水,孟门遭淹。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十六日,天降暴雨,黄河泛滥成灾,孟门古城“舟行于街,涛响于市”。南山寺八景毁坏大部。咸丰六年(1856),因连下数日暴雨,孟门镇连云广厦倏尔陷入狂涛巨浪之中,200余孔窑洞、l000多间房屋被水冲光。《柳林县志》载,孟门栽桑养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有河滩地千余亩,遍植桑枣。纺织品行销黄河两岸,西通“丝绸之路”,而今桑田也已毁于洪灾。那个属于历史上的孟门县已经安然长眠。经历了巨大灾难后的孟门人,借用了枣峁上这个村庄,把一个古孟门县小心翼翼的保留下来了。这是一种没有被灾难扭曲的心态——尽管是一种地名概念上的保留,但保留的意味深长。1958年,组建孟门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于枣峁上,遂易村名为孟门。但黄河终究是黄河,1964年8月12日晚,黄河沿岸突降倾盆大雨,黄河漫溢,孟门水毁严重。1977年孟门黄河防护坝被冲垮。一个有悲剧色彩的孟门县,连同它的故事,由黄河承载着,一路呼啸南下,流入大海。

消失的孟门城

望着铺天盖地的黄河水,只有无奈、绝望的叹息。曾经的繁荣,曾经的辉煌,烟飞灰灭。那一幕是何等的恐怖,何等的撕心裂肺。无情的洪水吞没了千年财富,吞没了孟门人的家园,吞没了满城的故事。在无奈绝望中,最后只好选择距离孟门一公里的枣峁上村代替已经不存在的孟门县。黄河在这里绕了几个曲线优美的湾,最大湾的东岸便是农家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明清民居和砖土窑洞。这个沉睡了将近百年的繁华古镇在如今改革开放的大潮大浪中显得跟她眼前的黄河一样安静。甚至有几分让人不禁想哭的凄凉。虽有专家称:“数次遭受黄河大规模甚至彻底毁灭之后的孟门,竟能保留下今天看到的这部分遗产,这已经是个奇迹了!”。但现实终究需要面对,孟门终究也只能屈居为“九曲黄河第二镇”,成为被母亲河遗弃的明珠了。“你到哪儿去?”“我去孟门县”、“他是哪儿人?”“他是孟门县家”、“你做甚去呀了?”“我去孟门县赶集”……“孟门县”,一个被“孟门镇”代替已经一百多年之久的名字,却代代相传,一直叫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怀念和寄托。黄河依然是黄河,奔腾不息,终年流淌,真有一种“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感受啊。孟门县留给人们的只是永久的遗憾和永久的无奈。枣峁上也就成为孟门古城永久的纪念。在人们心中,孟门县依然存在。这是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孟门县这个古老的名字留下来了,也留下了孟门古城谜一般的魅力。

蔺氏发源地

韩康先祖出自周皇族,与周同姓姬氏,后来侍奉晋国,被封于韩原,称作“韩武子”,名叫韩万,是曲沃武公的儿子[2] 。小子侯元年(前709年),曲沃武公派韩万将俘虏的晋哀侯诛杀,后来又接连诛杀小子侯和晋侯两位国君,自己做了晋君,号为晋武公。 韩万因功列于正卿,封于韩原(今山西临汾西南),子孙皆姓韩,为韩姓之源。韩万生胜伯,胜伯生定伯简,简生舆,舆生韩厥,韩厥是晋君武公之玄孙,是韩康的曾祖父,韩厥在“赵氏孤儿”中做出了极大贡献,赐号“韩献子”,与晋相国赵盾之子赵朔同列为晋国六卿。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景公听信屠岸贾谗言,要诛杀赵朔并灭其族,韩厥竭力反对,并报信于赵朔,赵朔夫人是国君晋成公姐姐、晋景公姑姑,正身怀六甲,便跑到宫中躲避,生下“赵氏孤儿”赵武子。韩厥告老后,其子韩宣子(起)袭代爵位。晋平公十四年(前544年),吴国延陵季子出使晋国,曾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交谈,事后对他人语:“晋国的国政,终将为此三家所夺。”这就是后来发生的三卿分晋。韩宣子逝世,贞子韩须继承爵位;贞子逝世,儿子韩简子继承爵位。韩康没有袭代爵位,就去赵国做官。贞定王16年(前453年)知伯与赵、韩、魏瓜分范中行的土地以为己邑,韩康因功封于蔺邑,其子孙即以封地蔺为姓氏。故此,蔺姓起源于孟门(蔺邑,在今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与韩、姬、何姓同宗共祖。公元前313年,秦国攻占了河东、太原郡等地,蔺氏失去封地,遂向四处迁徙。蔺国共沿革140余年。蔺侯曾自铸圆三足币、方三足币、圆币等铜钱币。蔺相如,古蔺国(今山西柳林孟门)人,蔺首侯蔺康(即韩康)六世玄孙。战乱时南迁,先在赵国宦官缪贤家作门客,后为赵国大臣。病逝后葬于山西古县蔺子坪。

视频

孟门山风景区,景观如此令人震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