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宰 |
宰(拼音:zǎi)是汉语常用字 ,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宰本意是充当家奴的罪人。能在屋里劳作的一般都是手工艺匠人,有较专业的技术,由此引申出主管、主持等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又成为官吏的通称。
如《周礼》有冢宰、大宰、小宰、宰夫、内宰、里宰;春秋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长官,也都称宰。宰相就相当于百官的头目,所以"宰"又特指"宰相"。古代宰杀牲畜一般由主管奴仆操持,所以"宰"又被引申为屠宰、宰杀、割肉等义。又由此引申为分割或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取高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宰
拼音; zǎi
注音; ㄗㄞˇ
部首; 宀
笔画数; 3+7
五笔; PUJ
仓颉; JYTJ
统一码; 5BB0
郑码; WDSE
GBK; D4D7
字级; 一级
平水韵; 上声十贿
异体; ࠈ�、ࡨ�、ࡨ�、ࡪ�、࣪�
字源演变
会意字,由"宀(mián)"和"辛"构成。"宀"表示房屋,"辛"本义指刑刀,在此代指受过的人,也就是奴隶。甲骨文(图1)中的"宰"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一座房子的的视图,里面是一把刑刀的象形。两部分合起来,就表达出了"宰"字的本义--在屋内劳作的奴隶。金文(图2、3)中的"宰"字,与其甲骨文字形如出一辙。此后直至楷体,"宰"字在各种字体中的演变,与"宀""辛"二字的字形演变相对应。后来"宰"字变为上下结构,约始于隶书(图6)阶段。此后经楷化,它又完全笔画化。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罪(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罪也。作亥切(zǎi)【译:在屋子底下做事的罪人,字形由宀、辛会意。辛,表示罪人。】
说文解字注; 罪人在屋下执事者。
此宰之本义也,引伸为宰制。
从宀,从辛。
辛、罪也。辛即罪之省。作亥切。一部。
康熙字典
古文:ࡪ�、ࡨ�、ࠈ�
《唐韵》作亥切。《集韵》《韵会》《正韵》子亥切,并哉上声。《说文》:官称。《玉篇》:治也。《增韵》:主也。《周礼·天官》: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掌邦治。注:冢,大也。
又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注:大宰,治官之长,兼总六官也。大宰之副贰曰小宰。
又有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郑注:宰夫,主诸臣万民之复逆,故诗人重之,曰家伯维宰。
又《周礼·地官》有里宰,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
又家臣之长曰宰。《诗·小雅》:诸宰君妇。注:诸宰,家宰也。
又《广韵》:制也。《正字通》:为事物主也。《史记·礼书》:宰制万物,役使群动。《荀子·正名篇》:心者,道之主宰。
又屠也,烹也。主膳羞者曰膳宰,亦曰庖宰。《前汉·陈平传》:里中社,平为宰。平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颜师古注:主切割肉也。
又姓。周大夫宰孔之后,以官为氏,周宰咺,汉宰直。
又宰父,复姓。
又叶子里切,音挤。《诗·大雅》:疚哉冢宰。叶纪止里。
又《说文》:宰罪(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罪也。○按《周官》大小邑宰,皆由贤能升进。从辛训罪,泥,不可从。
广韵 冢宰,又制也。亦姓,孔子弟子宰予。作亥切。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