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岁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岁差

中文名 :岁差

外文名:axial precession

岁差在天文学中是指一个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在空间中缓慢且连续的变化。例如,地球自转轴的方向逐渐漂移,追踪它摇摆的顶部,以大约26,000年的周期扫掠出一个圆锥(在占星学称为大年或柏拉图年)。"岁差"这个名词通常只针对长期运动,其他在地轴准线上的变动章动和极移规模要小了许多。[1]

简介

岁差是指地球自转轴长期进动,引起春分点沿黄道西移,致使回归年短于恒星年的现象。其原因是地球是一椭球体,赤道部分隆起;赤道面与黄道面不相重合。日月和其它行星对其赤道隆起部分施以附加引力,引起赤道面倾向的变化,即地轴进动。其结果,造成春分点沿黄道每年西移约50″.2,约26,000年移动一周。它使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中国古代称之为"岁差"。只是由日月的作用引起春分点西移并不改变黄赤交角,称为"日月岁差";由其它行星作用则同时改变黄赤交角,称为"行星岁差"。二者的合量称为"总岁差" 。

起源

太阳在黄道上每经过一个回归年的运行,比回到一年前的起点要差一段微小的距离,因此冬至点每年要向后(西)移动。这就是"岁差" 。

地球是一个椭圆球体,而非正球体,赤道部分较为突出,两极则稍扁,太阳月亮对赤道突出部分的吸引力大,使地轴绕黄极缓慢移动,因而表分点沿黄道以每年50″24的速度西移,大概要26000年移动一周,这即为岁差。我国古代则以观测冬至点的移动来推求岁差。晋代以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并没有发现岁差现象,晋时虞喜研究了历史上冬至点的观测结果,比较自己的实地观测,发现"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也就是说唐尧时代冬至黄昏中天的星宿为昴宿,而2700年后的冬至黄昏中星却是东壁,于是他得出结论,认为冬至点每50年西移一度。这个结果虽然比现在得到的赤道岁差(每77年差一度)相差颇大,但比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所得出的结论(每100年差1度)精确得多。虞喜就此大胆地提出了"岁自为岁,天自为天"的结论,把太阳在一回归年内的运动与其在一恒星年中的运动区别开来,创立了岁差的概念(古人又称为恒星东行,或节气西退)。南北朝时祖冲之在《大明历》中首次引入了岁差,虽然其数值误差较大,但其精神是可佩服的。元时郭守敬在《授时历》中,采用的岁差数值是66年又八个月差一度,把岁差的精确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

分类

在历史上,地球的岁差被称为分点岁差,这是因为分点沿着黄道相对于背景的恒星向西移动,与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相反。在非技术的讨论中仍沿用此一名词,这点在详细的数学中是不存在的。在历史上,记载喜帕恰斯发现分点岁差,虽然确实的时代和日期并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认为是他所做的天文观测推测,期间在西元前147年至127年。在19世纪的前半世纪,由于对行星之间引力计算能力的改进,人们体认到黄道本身也有轻微的移动,在1863年之际这称为行星岁差,而占主导地位的部份称为日月岁差。它们合起来称为综合岁差,并且取代了分点岁差。日月岁差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发地轴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转动。行星岁差是由于其它行星对地球和轨道面(黄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导致黄道面相对于惯性空间的移动。日月岁差比行星岁差强大了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阳,其它行星也会造成地轴的运动在惯性空间中产生微小的变化,在对比时会造成对日月岁差和行星岁差的误解,所以国际天文联合会在2006年将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为赤道岁差,而较微弱的成份命名为黄道岁差,但是两者的合称仍是综合岁差。

视频

1岁差一天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