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岐山县博物馆

岐山县博物馆位于岐山县城北大街,是一所地方性综合博物馆,为县属事业单位,隶属于岐山县文化旅游局,馆内设办公室、业务股、保管宣教股三个部门。现有在编人员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人,设馆长1名。

博物馆位于县城北大街,占地5081平方米,布局为四合院式的仿清园林古建,建筑面积101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

主要负责文物的陈列展示、收藏研究及全县田野文物保护[1]工作。文物记载了西周中晚期贵族之间进行土地交换买卖的内容,对研究当时社会性质问题提供了可靠资料。1987年编写了岐山县文物志。1993年创办岐山县博物馆文物通讯内刊。

目录

历史沿革

岐山县博物馆前身为岐山县图书馆创建于1932年,1933年更名为岐山县民众教育馆。

1949年9月成立,位于县城西大街,负责全县文物征集保管工作,1959年设立了岐山县博物馆,1961年并入岐山县文化馆,1978年与文化馆分设,成立了岐山县博物图书馆,1991年3月岐山县博物馆单设,同年在县城北大街筹建新馆,1993年11月迁入新馆。

建筑布局

馆舍总面积5081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一宅两院,分工作区与生活区(展览区)为园林式仿古建筑。

馆藏文物

馆藏文物5654件(组),主要以商周青铜器[2]为最多,其中许多为希世珍品。和我国最早的一篇法律诉讼判决书。

岐山县博物馆自建馆以来,依据自身优势,采取征集,随工清理、拣选、接收等形式收藏了上自原始社会,下迄民国时期各类文物共计11大类6475件(组),其中三级以上等级文物565件(组)。藏品以商周青铜器为主要特色,尤以岐山县京当乡董家村出土的窖藏青铜器享有盛名,计有鼎、簋、鬲、盉、壶、豆、匜 、盘等共37件,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从西周穆王时期到宣王时期,其中30件铸有铭文,铭文内容涉及土地交易、法律诉讼、赏赐策命等各个方面 ,既是一批青铜器艺术珍品,又是研究西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难得的实物资料。

文化活动

迁入新馆以来,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专题展览。1994.年4月举办了“岐山出土文物精品展”临时展览,展厅面积100平方米,展品195件(组)。2000年3月举办了“西周卫盍文化文物陈列”专题展,展厅面积183平方米,展品120件(组)。2001年5月至8月,馆藏精品青铜器参加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吉金铸国史一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精粹展”,得到观众的肯定。

2003年8月,岐山县博物馆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合作,举办了“岐山董家窖藏青铜器”、“岐山周公庙地区出土文物”等专题展览。2003年12月,馆藏卫盉等文物,先后在广州南越王墓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加了宝鸡市文物局组织的“宝鸡青铜器国宝展”。通过数次短期专题展览和多次合作展览的开展,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作用价值

在宣传教育、交流合作方面,岐山县博物馆除采取定期开展培训、讲座等形式的文物法规宣传外,还==出版了《岐山文博》内部交流资料3辑。馆藏联匝、卫盔、卫鼎等商周青铜器、秦代铜半两钱范、铜铧、铜辟土、陶水管、瓦当等藏品及隋唐时期汉白玉造像、菱花形宝相花镜等文物精品,参加陕西省文物局对外文物展览处组织的外展活动,曾到日本、美国、韩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多次参加展览,以增加自身的影响力。

视频

岐山县博物馆 相关视频

国际博物馆日宣传片
岐山县图书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