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岳光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岳光溪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45年10月30日
北京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与检修

岳光溪,1945年10月30日出生,北京市人,热能工程专家[1]中国工程院院士[2]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3]

1964年岳光溪考入清华大学动力农机系;1970年进入清华实验电厂工作;1973年被下放到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普明中学当教师;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读热力学与传热学进修班;1981年毕业后留在清华大学热能系热工学教研组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1985年开始岳光溪从事洁净煤技术研究;1987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学者;1990年担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员;2008年获得中国工程院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获得国际循环流化床成就奖。2013年被聘为太原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

岳光溪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循环流化床燃烧、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气化技术的理论和工程应用 [4]

人物简介

岳光溪,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5年生于北京,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农机系锅炉专业,1970年至1979年,先后在清华大学试验电厂、山西岚县普明中学、山西岚县电机厂工作;1979年至1981年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热力学与传热学进修班学习;1981年,任教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原热能工程系)。1987年至1990年及1992曾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做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岳光溪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循环流化床燃烧专家和煤气化专家,是我国洁净煤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创新发展了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体系,建立了以流态设计为核心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理论框架并用于实践,开发了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设计理论和设计技术出口海外,国产装备打入国际市场;他首倡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究,指导团队完成世界最大容量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研发,被国际能源组织认为是国际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他提出通过流态重构以提高燃煤发电效率、降低厂用电的技术路线,并成功开发出系列产品;他大力支持循环流化床燃烧原始超低排放,通过流态优化实现炉内高效脱硫和低氮氧化物生成,并成功进行了实践探索;他借鉴燃烧理论和锅炉结构经验,进行煤气化技术创新,开发了工艺独特的分级送氧水煤浆气化技术;他采用锅炉成熟结构,开发了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性能优越;他指导开发炉内废锅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迅速实现了产业化。这些研究为我国燃煤节能环保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先后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400篇,专著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发明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5]。鉴于他在循环流化床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国际循环流化床终生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6]、ASME最佳论文奖。2009年被推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4年,岳光溪考入清华大学动力农机系,受到辅导员的动员,选择了锅炉方向。1970年,被错打成"反革命学生",进入清华实验电厂,做了3年烧煤工 。

1973年,被下放到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在离县城20里路的普明中学当教师 ,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写电工、拖拉机和水泵等相关教材,供学生学习。

1974年,由于编写了教材,他被误以为是学习电机专业的大学生,而被调到岚县电机厂做技术员,在此期间岳光溪学习修理了第一个电机,通过自学掌握了电机变压器基本原理及检修工艺,解决了电机修理中的更换导线规格的技术问题和绝缘处理工艺规范问题,从此电机厂的电机变压器修理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

1978年,得以平反后,考回清华大学读热力学与传热学进修班。1981年,毕业后留在清华大学热能系热工学教研组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

1985年,正式调入锅炉教研组,跟随张绪祎从事循环流化床研究。1993年,岳光溪成为课题组的负责人。

1987年,前往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做访问学者(至1990年),进行非均相化学反应的课题的研究。1990年,回到中国,担任清华热能工程系研究员。1994年1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

1992年3月,再次前往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担任高级访问学者(至1992年6月)。

2001年12月,受土耳其国家科委邀请,在土耳其科委作特邀报告"循环流化床燃煤技术"。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岳光溪
岳光溪教授

循环流化床研究

1991年,岳光溪自"八五"到"十二五"连续主持国家关于"循环流化床燃烧"的科技攻关项目,期间发展了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建立了独立的循环床锅炉设计体系且将理论用于实践,开发了系列国产循环床锅炉产品,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岳光溪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定态设计理论,完成了中国国内第一个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导则及热力计算软件,揭示了国外长期封锁的商业机密,使用该导则及程序对百余台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成功的设计,并实现了中国循环床设计技术出口,他指导的世界最大容量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研发及示范工程得到科技部和发改委的支持顺利投入调试运行,该工程是中国在循环流化床燃烧领域达到世界领先的标志性工程 。

2002年,岳光溪把他主持完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技术出口到了日本,这是中国循环流化床设计技术的第一次出口。

2005年,岳光溪和他的团队完成了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体系骨架的搭建,彻底弄清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背后的原理,揭开了国外技术的缺陷和不适应中国企业情况的根本原因,使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从纯经验方式转向了"中国特色"的理论指导方式。基于对循环流化床内部过程理论及工程的深入理解,采用机理仿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应用于实际锅炉的循环流化床仿真机,被公认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

岳光溪提出改进的方形分离器循环流化床技术,形成了为国外认可的异型水冷分离循环床实用新型专利,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15MWe-1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 。

煤气化技术研究

2000年开始,岳光溪指导科研组进入煤气化技术研究领域,先后开发了两代清华气化技术,其中第二代清华水煤浆水冷壁气化技术全面超过了国内外水煤浆气化技术,2006年初从实验室研究进入工业示范。2007年底通过发改委验收鉴定,被评为世界先进水平,2009年获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2年,提出非融渣-融渣两段式煤气化技术,得到科技部支持,并成功实现了工业示范和产业化。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承担

截止到2006年,岳光溪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课题2项、科技部攻关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1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具体的主持项目情况如下:

1991-1995,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制,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第二负责人。

1993-1997, 煤部分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第一负责人。

1994-1996, 国产化75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完善化示范工程, 国家经贸委,项目第一负责人。

1996-2000, 100MW级在热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第一负责人。

2001-2004,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产业化技术开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第一负责人。

2001-2005, 循环流化床示范工程, 日本国家能源发展组织。

2002-2004, 非融渣-融渣两段式煤气化炉,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策划及第三负责人。

2002-2004,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策划及第三负责人。

国际合作项目

1998~2000, Formation of Unbournt Carbon in Fly Ash of Fluidized Beds, ABB, $5万

1999~2001, The NOX and N2O Formation and Reducing during Coal,Combustion in Fluidized BedsABB, $2.5万

1999~2001, Study on ash formation in CFB combustion, 法国-EDF, Eu5万

1999~2001, Study on the agglomeration in fluidized bed, 日本-IHI, 600万日元

2000~2002, Design model of CFB boiler, 日本-IHI, 100万日元

2000~2002,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quare cyclone to improve itperformance,日本-IHI ,100万日元

2001-2003, The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investigation on the ash sizeformation of coal in CFB combustion

法国-EDF EU50万

2003-2005, mathematic modeling of the slagging near PC burner, 日本-IHI, 700万日元

2002-2004,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caling law for the mixing in fluidized bed. 日本-IHI, 400万日元

2003-2005, Mode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日本-NEDO-IHI, 29000万日元

论文专著&授权专利

1999年岳光溪在第15届国际流化床燃烧会议上获得ASME最佳文章奖,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国际流化床燃烧会议上获奖 ;截至2016年,岳光溪主编专著2本,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ISTP、Ei收录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2项,主要学术论著如下:

出版著作

岳光溪
岳光溪院士

2003年, 《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第二主编)

2003年,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与检修》(第二主编,)

代表论文

Guo QJ, Yue GX, Werther J. Dynamic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at High Temperature.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2,41(14): 3482-3488

Guo QJ, Yue GX, Zhang JY, Liu ZY.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Two-dimensional Jetting Fluidized Bed with Binary Mixture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1, 56(15): 4685-4694

Molina A, Sarofim A F, Ren W, Lu Junfu, Yue Guangxi. Effect of Boundary Layer Reactions on the Conversion of Char-N to NO, N2O, and HCN at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Conditions.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174(11-2): 43-71

Guo QJ, Tang Z, Yue GX, Liu ZY, Zhang JY.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in a Large Jetting Fluidized Bed with Double Nozzles. AIChE Journal, 2001, 47 (6): 1309-1317

Li Zheng, Ni Weidou, Yue Guangxi, Sun Xin, Zhang, Wei.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Dynamic Total Mass Balance of CFBC. Journal of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 3(3): 258-263 Ei 97123968290

Lu Junfu, Yue Guangxi Catalytic Cracking Reactions of Tar Components over CaO.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997, 37(2): 610 Ei 97093836986

Lu Junfu, Yue Guangxi. Catalytic Cracking Reactions of Tar Components over Circulating Ash of CFBB.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998, 38(7): 66 69 Ei 99084735663

Feng Junkai, Yue Guangxi. New Achievements of Development of CFBC Boiler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CEE, 1998 505-510 Ei 98124514853

Lu Junfu, Yue Guangxi. Effect of Cracking Reactions of Tar Components on the Activity of Circulating Ash of CFBB.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999, 39(11): 83~85 Ei 00045122470

Lu Junfu, Yue Guangxi . Investigation of the Deactivaty of a Kind of Circulating Ash when the Tar Cracking over It.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alphysics. 1999, 20(5): 637~641 Ei 00045119431

Guo Qingjie, Zhang Jiyu, Liu Zhenyu, Yue Guangxi. Chaotic Study on a Large Jetting Fluidized Bed with a Vertical Nozzl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0, 8(2): 176-179 Ei 00085260113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Liu Zhenyu .Gas Discharge Patterns in a Large jetting Fluidized Bed with a Vertical Nozzle.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1, 40(16): 3689-3696 Ei 01496752005

Yang Hairui, Lu Junfu, Gu Mingxing, Liu Qing and Yue Guangxi Lateral Solid Mixing in Dense Zone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2001, 16(4): 395~398 Ei 01516770594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Zhang Jiyu, Liu Zhenyu.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a Two-Dimensional Jetting Fludized Bed with Binary Mixture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1, 56(15): 4685-4694 Ei 01436702972

Xin Jian, Lu Junfu, Yue Guangxi, Yu Long. Discussion on Developing Supercritical Pressur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2002, 17: 439-441 Ei 03077359619

Li Dengxin, Gao Jinsheng, Meng Fanling. Mechanism of Organic Sulfur removal By Electrolysis. Journal of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8(5): 421-424 Ei 03047336966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Suda Toshiyuki, Sato, Junichi.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 2003, 42(6): 439-447 Ei 03187453860

Li Dengxin, Xu Meng, Lu Junfu,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Advances in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Ash Residu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2003, 18(1): 5~8 Ei 03087366508

Guo Qingjie, Yue Guangxi, Werther, Joachim. Dynamic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at High Temperature.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2, 41(14): 3482-3488 Ei 02307026841

申请专利

93235842.X, 2189491 带加速段的水冷方形旋风分离器, 岳光溪,张绪,李岩,等。

92104675.8, 1070038 差速内循环的方法及锅炉设备, 岳光溪。

92112406.6, 1071732 差速床燃煤联合循环的方法及装置, 张绪,岳光溪,徐向东。

01227149.7, 2481990 一种锅炉用的高强度膜式水冷壁, 吕俊复,岳光溪,路霁鸰,等。

01130662.9, 1341823 一种流化床发生高温烟气的方法及装置, 吕俊复,岳光溪,郭庆杰,等。

01130660.2, 1334420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的高温固体物料回送阀, 吕俊复,岳光溪,刘青,等。

00109017.8, 1273877 分隔式分布板双射流管射流流化床, 郭庆杰,岳光溪。

00200573.5, 2407237 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伞骨形风帽, 吕俊复,岳光溪,刘青,等。

00109016.X, 1271088 一种固体物料流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吕俊复,岳光溪,任维。

01134738.4, 1352310 一种以氰化提金废渣再提金的工艺方法, 李登新,吕俊复,岳光溪,等。

01129693.3, 1330170 以煤系黄铁矿为原料制备铁矾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李登新,岳光溪,吕俊复,等。

01144585.8, 1352367 一种流化床飞灰快速水化团聚和返送流化床工艺, 李登新,岳光溪,吕俊复,等。

02130911.6, 1401748 一种提高流化床飞灰脱硫和燃尽效率的添加剂及使用方法, 李登新,岳光溪,吕俊复,等。

01278943.7, 2517969 一种飞灰快速水化团聚和复燃的流化床锅炉, 李登新,岳光溪,吕俊复,等。

01134737.6, 1351963 一种以氰化提金废渣制备铁红的工艺方法, 李登新,李杰锡,岳光溪,等。

人才培养

岳光溪为研究生讲授课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为工程硕士讲授课程《煤的清洁燃烧》 。岳光溪一直强调,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将别人的知识、优点学过来,这是搞工科的人需要具备的素质。他还教导学生做人、读书要充满热情,脚踏实地,用心跟别人学习,路会越走越宽,经历时间的打磨,积累经验之后,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截止到2016年,岳光溪已培养出20名博士、10多名硕士。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岳光溪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

岳光溪
岳光溪院士

2016, 循环流化床锅炉氮氧化物生成机理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李竞岌, 博士。

2015, 加压条件下煤颗粒快速脱挥发分成焦特性研究, 郝添翼, 博士。

2014, 涵盖不同流型的气固床层与壁面换热研究, 张瑞卿, 博士。

2014, 高碳碳氢燃料的火焰传播特性和熄灭特性的研究, 李博, 博士。

2014, 合成气/空气贫燃层流预混火焰的传播和熄灭特性研究, 张扬, 博士。

2013, 煤粉的富氧高温空气燃烧及其NO_x生成特性研究, 崔凯, 博士。

2011, 气化产物对煤焦气化反应影响机理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黄志民, 博士。

2010, 低热流低质量流率超临界水在光管中的传热与流动研究, 李文凯, 博士。

2009, 60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动态特性研究, 李燕, 博士。

2009,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分离器后燃现象研究, 李少华, 博士。

2009, 大型循环流化床动态特性研究, 李金晶, 博士。

2008, 循环流化床内气体扩散及二次风射流规律研究, 杨建华, 博士。

2007, 煤焦加压气化动力学热重实验研究, 王明敏, 博士

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多维数学模型与试验研究, 肖显斌, 博士。

2007, 气流床煤气化炉数值模拟及颗粒-涡团作用建模研究, 吴玉新, 博士。

2007, 循环流化床锅炉NO和N_2O脱除的实验研究, 侯祥松, 博士。

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高压静电脱碳的研究, 王启民, 博士。

2006, 结构参数对方形分离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王玉召, 硕士。

2006, 流化床冷渣器流化特性的研究, 叶科, 硕士。

2005, 流化床的流动模拟及结渣现象的探讨, 王昕, 博士。

2005,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热负荷及水动力研究, 吕俊复, 博士。

2005, 循环流化床中热量及挥发分释放规律的实验研究, 赵石铁, 硕士。

2005, 高温煤气化动力学及两段式气化炉的模型研究, 胡文斌, 硕士。

2004, 流化床的流动模拟及结渣现象的探讨, --, 博士。

2004, 包墙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其改造研究, 赵晴川, 硕士。

2003, P200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研究, 郑宝忠, 硕士。

2003, 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研究, 杨海瑞, 博士。

2003, 焦炭流化床燃烧条件下氧化亚氮生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任维, 博士。

2003, 循环流化床飞灰水化团聚脱硫的实验研究, 徐猛, 硕士。

2003, 电站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在线监测及优化吹灰系统, 王绍灿, 硕士。

2003, 旋风炉内飞灰重熔高温固硫的实验研究, 王启民, 硕士

2003, 循环流化床锅炉部分负荷性能的模型化研究, 凌晓聪, 硕士。

2002, 循环流化床燃烧条件下焦碳反应性实验研究, 黎永, 博士。

2002,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概念设计及燃烧室水冷壁的安全性研究, 辛建, 硕士。

2001,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研究, 张建胜 博士

2001, 600MW机组锅炉烟温偏差问题实炉调试研究与分析, 张戟, 硕士。

2001, 流化床燃烧条件下煤的成灰特性实验研究, 唐治, 硕士。

2000, 流化床气泡行为的模拟研究, 王昕, 硕士

2000, 焦炭流化床燃烧条件下焦炭氮转化的实验研究, 任维, 硕士。

2000, 循环流化床锅炉密相区内颗粒的横向扩散研究, 杨海瑞, 硕士。

1999,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量释放规律的实验及模型研究, 金晓钟, 博士。

1999, 循环流化床锅炉测试研究及其应用, 张建胜 ,硕士。

1998, 循环流化床水冷壁内传热的计算和实验研究, 张继锋, 硕士。

1996, 方形分离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由长福, 博士。

1996, 循环灰条件下苯和甲苯裂解反应的实验研究, 吕俊复, 硕士。

荣誉表彰

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2008年, 中国工程院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2009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011年, 国际循环流化床技术成就奖[7]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

清华大学技术效益奖。

社会任职

20009年5月, 第20届国际流化床燃烧会议主席。

2012年3月, 长沙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2013年12月, 太原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2017年2月, 兖矿集团循环流化床锅炉清洁燃烧及污染物控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2017年3月21日,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 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

-- 山东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评价

岳光溪是中国洁净煤技术研究的先驱者和领军人物,从"八五"时期到"十一五"时期连续主持国家"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攻关项目,在全国创下了许多个第一。他发展了中国独立的循环流化床理论和设计体系并用于实践,开发了系列容量国产循环床锅炉,且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为中国燃煤节能环保做出了杰出贡献 。(清华大学评)

岳光溪多年来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础和工业应用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只用3年时间就成功实现了基于流态重构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业应用 。(国际循环流化床技术成就奖评)

视频

岳光溪的专访 2016年06月27日发布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岳光溪2018年05月29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