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帳幕,漢語詞語,拼音是zhàng mù,意思是帳篷,營帳。中文名 帳幕 拼音 zhàng mù 出 處 《出埃及記25-27》以色列民在曠野里作為拜神用的可活動的場所.
目錄
1 解釋.2 出處.
解釋
1.以色列民在曠野里作為拜神用的一個可活動的場所(出埃及記251:9)。2.象徵意義,在大衛的國里正像預言中所說的那樣,耶穌會「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使徒行傳15:16引自阿摩司書9:11)。 3. 古代帝王出行時作為行宮的帷帳。(引自金山詞霸)4. 帳篷,營帳.
出處
唐 雍陶 《贈金河戍客》詩:「戍遠旌幡少,年深帳幕低。」唐李宣遠 《塞下曲》:「帳幕遙臨水,牛羊自下山。」《水滸傳》第三一回:「先去大寨兩邊帳幕里,預先埋伏了軍士, 廳上虛設着酒食筵宴。」 [1]
示例
東晉時期,有姓郗(chī )的兩父子,父親叫郗愔(yīn),兒子叫郗超。 父親郗愔很會賺錢,可是兒子郗超卻經常把家裡的錢用於救世濟民,郗愔對此十分心疼但卻又無可奈何。郗超不僅心地善良而且還學富五車,他對天下大勢的研判分析有獨到的見解,他經常跟很多讀書人在一起暢所欲言。郗超年輕時卓越超群,放蕩不羈,有曠世之才,在士林中交遊廣泛。他善於清談,見解義理精妙入微。永和四年(348年),桓溫因平蜀之功,進位征西大將軍。郗超進入桓溫幕府,擔任征西府椽(chuán),後改任大司馬參軍。桓溫英氣高邁,很少推崇他人,但在與郗超交談之後,卻認為他深不可測,因此盡心禮待。而郗超也一心追隨桓溫,不久又被授為散騎侍郎。這樣桓溫手下當時有主簿王珣跟郗超兩位左膀右臂,郗超和王珣二人,一為參軍,一為主簿。桓溫本是個自命不凡的人,輕易不聽別人的勸告,唯獨對此二人的見解常常心悅誠服地接受。當時很多人都說:「長鬍子的參軍,短鬍子的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有一次謝安跟王坦之與桓溫商討國事時,桓溫讓郗超躺在帳幕後的床上聽,這樣回頭可以幫桓溫做個參考。後來就在謝安他們跟桓溫侃侃而談的時侯,一陣風吹進來將帳幕吹了開來,大家都看到了郗超,此時桓溫覺得有些不太好意思,謝安這時卻笑呵呵地說:「郗生可謂是入幕之賓矣!」正好,郗超的字叫喜賓,謝安這一句話可謂是一語雙關,大家聽了之後都開懷大笑起來。雖然郗超在政治上只要替桓溫出謀劃策,在郗超的輔助下,桓溫廢黜了司馬奕,改立司馬昱為帝。但是這並不影響郗超在書法上的造詣。郗超善長草書,亞於二王(王羲之和王獻之),《書品》將其書法定為中品。他還精通佛學,著有《奉法要》,被支道林等名僧譽為「一時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