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開元寺無梁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開元寺無梁殿,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盤門內東大街11號萬麗花園小區內。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開元寺最初為東吳孫權始建,吳越錢氏於925年將其遷至盤門內現址。1860年庚申之劫中開元寺被毀,僅餘無梁殿和普同塔。1873年部分恢復。1950年中共吳縣縣委、吳縣人民政府占用該寺,逐漸改建寺內建築。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砸毀普同塔(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拆除大殿。1980年代末縣政府遷到城南長橋鎮,此處由供銷總社開辦茶葉批發市場,至1990年代末又改建為居民小區。

無梁殿是開元寺目前僅存的一座古建築,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即藏經閣,高兩層,面闊七間,歇山頂,覆以綠、黃二色琉璃瓦。建築雕刻均頗精細。

歷史沿革

開元寺初名通玄寺,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孫權為乳母陳氏所建。隋開皇九年(589年)吳縣令孫寬廢寺,唐貞觀二年(628年)僧慧重興。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詔令改名。大順二年(891年),孫儒占據蘇州,開元寺被付之一炬。五代後唐同光三年(925年),吳越錢氏遷建開元寺於盤門內現址。宋至明屢經廢興。清咸豐十年(1860年)又毀於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稍事重修,未復舊觀。無梁殿是開元寺現在僅存的一座古建築無梁殿即藏經閣,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原先供奉無量壽佛,又名無量殿;又以純為磨磚嵌縫縱橫拱券結構,不用木構樑柱檁椽,故習稱無梁殿[2]

建築特色

開元寺無梁殿是江蘇省現存五座無梁殿中建造最遲、製作最精的一座。殿坐北朝南,兩層樓閣式,面闊七間,寬20.9米,進深11.2米,通高約19米。歇山頂及腰檐敷綠間黃琉璃筒瓦,與清水磚外牆面相映成趣。正面上下各有半圓磚倚柱6根,下置雕花須彌座,轉角用垂蓮柱。正面正中開拱門三個,左右各置拱形窗,在上層相對位置開拱形窗5個,明間是明窗,其餘是假窗。柱間有刻南無阿彌陀佛的華版及大小枋子。明間檐下是磚制斜拱,上泵副檐。繞有雕刻的平座欄杆,圖案十分典雅,而且雕工精細,宛如一件傑出的工藝品。 

殿內上下層各分為三大間,用縱橫磚砌捲筒結構,置扶梯於左面側牆內。原先樓上藏經,樓下供佛。二層明間採用斗拱承托八角形的磚制藻井的穹窿結構,四壁鑲嵌明代章藻手書《梵綱經》、《華嚴經》石刻。殿頂及腰檐覆蓋綠、黃二色琉璃瓦、與青磚牆面組成和諧的色調。正脊飾以琉璃游龍,戧角雕塑四大天王立像。建築無不工細精巧,於宏偉莊重中寓玲瓏華麗之美,堪稱明代建築精品。這座無梁殿在莊嚴中顯現出玲瓏秀麗之姿,充分反映了古老蘇州的建築藝術在明代已達到一個相當完美和諧的境界,故有「結構雄傑冠江南」之譽。現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開元寺無梁殿 相關視頻

孫權舍宅建寺 遷建開元寺成就無梁殿
N04.開元寺無梁殿 書院巷 文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