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本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本仁,(1929年5月28日 - 2016年11月1日) 安徽怀远人,中共党员。著名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

生平

張本仁出生於安徽省懷遠縣。那裡雖是個內陸小縣,但由於它位於淮河之濱、荊山腳下,景色宜人,被美國教會所選中,在那裡建有宏偉的教堂,幼稚園、國小—中學的完整教育系統,以及當時遠近聞名的民康和民望兩個很有規模的男女醫院。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父親因病逝世,8歲的張本仁隨家人逃難,每日步行幾十里,頭上有日機轟炸掃射,地面有日寇追兵,被殺同胞事件每日可聞。逃到大別山區麻城縣後,生活陷入困境,他賣過油條、討過飯,後來實在無奈全家只得返回淪陷的家鄉,過著亡國奴的生活。

由於張本仁上的是教會學校,所以在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和學校停辦前,他還能較好地完成國小學業。此後,他因淪陷區的學校都有日本人上日語而不願上,這是當時他可能表示的反日愛國的唯一形式。因此,他基本沒有接受過國中教育。在應上國中的三年中,對他以後影響較大的事有兩方面:其一是他能有機會從以前的英語教師劉毓華先生學習英語,為他打下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其二是他有幸結識了一位青年朋友張延福,他長張本仁幾歲,因家庭困難,國中未讀完就輟學在糧店做管賬工作。然而,他通過頑強的自學,掌握了幾乎全部高中課程內容,甚至少量大學課程知識,還會修理鐘錶、唱機等。通過與朋友的交往張本仁獲得了極大的啟示,以他為榜樣,張本仁逐漸學會了自學,並靠自學補上了國中的課程。

抗戰勝利後,他先後進入省立懷遠中學和私立淮西中學(教會學校)讀高中,但那時兩校的教學質量均遠不如前,尤其糟糕的是每學期都完不成教學計畫,張本仁全靠自學彌補了這些不足之處,並常輔導同班同學學習,這更增強了他對掌握知識的渴望。1948年他高中畢業時,淮西中學因他學習成績優秀,直接保送他到齊魯大學醫學院學習,並於當年考取了中央大學地質系。

學經歷

1948年入中央大学地质系,1952年南京大学毕业。

1952年7月大學畢業,後經南京大學推薦到當時剛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做研究生,師從蘇聯專家學習。

1953年1—8月學院派他與另外7位年輕教師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班參加強化俄語學習。

1953學年張本仁分別承擔了地質礦產專業和石油地質專業56屆本科生的礦物學實驗課程。

1954年6月,他正式在蘇聯專家В.А.Токарев教授(博士)指導下,開始了研究生課程學習與題為“湖南臨湘縣桃林鉛鋅礦床礦物學”的研究生論文工作,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矿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该院矿物结晶学教研室任教,其间曾参加中、苏科学院联合研究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

1958—1959年,學校又派張本仁參加中、蘇科學院合作研究隊,從事白雲鄂博鐵稀土礦床多學科研究,他獨立地完成了部分研究任務。所以自大學畢業到50年代末的近8年的時間內,他主要是在學習和接觸前蘇聯的地質科學和地球化學。

1960年参加该院地球化学专业的创建,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自此长期在该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从事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

1978年晋升副教授。

1983年晋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9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致力於開拓地球化學專業領域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後,中央大學改名南京大學。學校為學生和教師系統開了論新民主主義的課程,經常結合形勢和任務組織學習革命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學生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參與學校的改革、鎮反與思想改造運動,參與社會穩定金融、鎮反與土地改革的宣傳活動。部分學生包括張本仁還被派到主持南京市“三反”和“五反”運動的增產節約委員會參加許多工作組工作。當時他在該委員會秘書組工作,有機會受到省、市領導的親自教誨,他們簡樸的生活,為國為民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行為,以及對青年的關懷,給予張本仁終身難忘的深刻教育。通過這樣系統的革命理論教育及鬥爭實踐,他逐漸懂得了只有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才能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統治,才能為建設新中國和徹底改善人民生活鋪平道路。

張本仁在大學階段接受了黨的極其重要的政治思想教育,為他以後通過不斷的馬列主義理論學習和長期工作實踐,逐步樹立起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能將振興中華、服務於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個人工作的動力和生活的價值,確立了堅定信念和打牢了思想根基。

1960年北京地質學院開始籌建地球化學專業,學校從礦物教研室抽調曹添、於崇文和張本仁三人(均為講師)為核心(曹任教研室主任、於任副主任、張任黨支部書記),負責籌建地球化學教研室和創辦地球化學專業。

為增進學生對礦床學的理解,徐克勤教授親自帶領他們參觀了馬鞍山鐵礦和硫鐵礦、白雲鄂博鐵礦、淄博鋁土礦、金嶺鎮鐵礦、招遠金礦、萊西石墨礦、連雲港磷礦等十多個各種類型的礦床。為了掌握圍岩蝕變,徐教授曾要求他獨立鑑定了80張薄片。這種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對他後來的研究工作很有幫助。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學界重新獲得了解世界,尤其西方科學發展的機會。這為張本仁形成自己的地球科學觀和地球化學觀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通過比較行星學的學習,使他進一步理解了地球的特殊性取決於地球系統的特殊組成與熱動力狀態,並與它處於太陽系的特殊部位有關,從而認識到系統性質決定其中物質組成形態與過程特徵的普遍意義。

80年代初他形成了自己的地學哲學觀與地球化學基本觀點的初步框架,通過十多年的再實踐與發展完善,於1992年正式以論文形式發表了他的這一思想體系(地球科學,1992,第17卷,增刊)。

張本仁的地學哲學觀的要點為:地球科學是研究地球系統物質運動的科學。

1973年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地球科學地球化學學科委員會給出了有關地球化學的新定義:“地球化學是關於地球和太陽系化學成分和化學演化的科學領域,它包含著所有支撐它的科學的化學方面”。這標誌著地球化學已由早期的探索元素(原子)自然歷史的階段,跨入了研究地球系統化學的新階段。上述由運動形式對地球化學學科本質的認識,可以為地球化學的新定義提供很好的詮釋。

20世紀90年代,張本仁致力於開拓套用地球化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固體地球科學某些問題的探索,就是以上述思想的基本框架為指導,並不斷充實與改善這一思想和方法論體系的過程。

培養人才

張本仁深知能發揮集體力量是中國能趕超西方強國的優勢之一,必須培養出在21世紀國際科技發展中有競爭力的青年人才。

因此,在近二十年的科研中他依靠的是集體力量,走的是民眾路線,目標是出成果、出人才。參加上述三方面探索研究的不僅有他的十多位同事、8個協作地質隊的二十多位(參加“六五”期間成礦區帶研究),還先後有21名碩士研究生、24名博士研究生(均取得了相應的學位)和兩名博士後,他們成了科研的重要力量。所以張本仁認為,他的科研成果是集體奮鬥的結晶。

在研究生的培養中張本仁明確提出,不以導師的知識模型來限制研究生的發展,而應按未來地球科學發展需要和競爭要求培養能力型、開創型人才的原則。為此,他除鼓勵研究生向能者學習外,注意安排研究生學好自然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特別注意引導研究生探討地學和地球化學的前沿課題或者國家經濟建設所急需的課題,使他們能在較高起點上進行學習和研究,儘早接觸先進的知識與方法。他把研究生視為科研的積極力量,認為培養開創型人才,應在現代研究的實戰中培養。

已經培養出一批能力較強、有創新意識的博士和碩士。其中有一部分人已做出顯著的成績,成為中國地學戰線的骨幹和學科帶頭人,例如,高長林、高山、鄭海飛、汪東波、張宏飛等,其中高山首批獲準進入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並且他與另兩名畢業博士生(趙志丹、林麗)先後獲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中國科協、國家科委和團中央頒發的侯德封獎;高長林獲國務院授予的中國有突出貢獻的博士稱號。

學術專著

1 《地球化學》高等學校試用教材 地質出版社。

2 《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文集》第2集—金屬礦床勘查地球化學研究專集 地質出版社。

3 《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文集》第9集—成礦區帶區域地球化學與地球化學找礦方法研究 地質出版社。

4 《陝西柞水-山陽成礦帶區域地球化學》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5 《秦巴區域地球化學文集》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6 《秦巴岩石圈、構造及成礦規律地球化學研究》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7 《盧氏-靈寶地區區域地球化學研究》 地質出版社。

人物逝世

2016年11月1日張本仁教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他士著名地球化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