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經緯 | |
---|---|
出生 |
1968年 香港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經緯」 |
知名作品 | 《音樂人生》 |
張經緯,1968年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深圳湖貝村,中國香港電影編劇、導演。[1]
早期經歷
張經緯出生於香港,7歲開始學鋼琴,11歲拿到香港校際賽冠軍,遠赴英國、捷克巡演並錄製CD。自11歲到26歲,他拉過15年大提琴。一度擔任香港小交響樂團第二大提琴手,並在香港管弦樂團兼職。之後,他決定去美國進修,在布魯克林學院,他是樂團首席大提琴,由於發現自己在音樂方面天分有限,儘管主修的音樂只差一次演奏會就可以拿到碩士,張經緯還是選擇轉修哲學,最終成了導演和編劇兩門主課的電影學學士 。
演藝經歷
2001年,創作了個人第一部劇情電影劇本《上帝的蘋果》,該劇本獲得了"電影神話劇本創作賽"優異獎 。2003年,完成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天地孩子:汶靜的故事》,並參加了香港電台的短片大賽。
2005年,他創作的第二篇劇本《天水圍》獲得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最佳故事獎,該劇本之後被導演許鞍華拍成了《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兩部電影 。
2007年,執導梅艷芳主演的紀錄片《歌舞昇平》 ,該片入選香港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韓國首爾獨立電影電視節非競賽單元、第20屆法國飛帕國際電視節等 。
2009年,執導黃家正主演的紀錄片《音樂人生》,影片講述了一個音樂天才的迷失和尋找自我的故事 ,他則憑藉該片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 、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及最佳剪輯獎,該片亦獲得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
2010年6月,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墨綠嫣紅》上映 ,該片入圍了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 。2011年,執導紀錄片《一國雙城》,該片講述了映雪為了居港權奔波於香港和泉州之間的故事,這是他花了4年時間完成的紀錄片 。
2016年,執導紀錄片《少年滋味》 。2017年,編劇並執導劇情電影《藍天白雲》,該片由鄧麗欣、梁雍婷主演 ,他則憑藉該片入圍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
個人生活
張經緯在布魯克林學院留學期間,與樂團首席小提琴手五條秀美結識,之後二人結為夫妻。2002年,他在香港成立了"秀美製作"公司,並以妻子的名字作為公司名 。
人物評價
在紀錄片導演中,張經緯是個異類。相比所謂的社會意義,他似乎更在意紀錄片的人物性和可看性。其實比"紀錄片"更多從他嘴裡冒出來的是"電影"、"故事"這樣的語詞。而他那些剪輯繁複、音效精良的紀錄片,也確實比多數電影更會講故事 (《南方人物周刊》評)。
身為中國香港導演,張經緯關注的不僅是旅遊片中風光無限的國際化大都市,他的落腳點在於香港人的生存狀態,並對此進行冷靜、理性、客觀的觀察。張經緯紀錄片下的香港,真實、冷靜,他習慣用一種時空的變遷折射時代映照在香港人心中的過去。他尤其鍾愛邊緣人群,比如講述香港低收入人群的紀錄長片《歌舞昇平》,他選擇五個家庭,而他們呈現的悲劇命運是如此異曲同工。影片中穿插着被訪問者對農曆新年的感受,不煽情,足以引發思考 (《深圳特區報》評)。
人物寫真
視頻
小爸爸劉歡幽會張經緯被徐翠翠發現,這倆人太逗了
張經緯《我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