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弦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朝诸侯国之弦国
 

分封君主 :不详

国 都 :不详

建立时间 :不详

建国之君 :威子

亡国之君 :哀子

灭亡时间 :公元前655年

史书记载 :《春秋左氏传

弦国,是中国历史上周朝的一个嬴姓(一说隗姓)诸侯国,在楚国东北方向,与楚国黄国英国息国江国蒋国等国接壤。

公元前655年被楚国所灭。

姓氏争议

弦国作为周王朝分封的一个小诸侯国,在古代典籍中所保存的相关信息十分少。

对于其族源,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南宋罗泌路史·国名二》说它是少昊之后,“嬴姓国。”“后纪七”又云:“江、黄、耿、弦、兹、蒲、时、白、郯、复、巴……皆嬴国也。”

二是清朝的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认为它是隗姓[1]。对于这两种说法,认为它为隗姓方国是比较合理的。

关于隗姓的来源,学术界一般认为它们原本是北方狄人的一支,为古老炎帝部族的后裔之国。《国语·周语中》云:“狄,隗姓也。”韦昭说:“隗姓,赤狄也。”《国语·郑语》又载史伯语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国、甫、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国、泉、徐、蒲。”韦昭曰:“潞、洛、泉、徐、蒲,皆赤狄,隗姓也。”汉人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说:“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可见从先秦到汉代的史料中,都认为隗姓源于北狄。而名之为“赤狄”的隗姓正是炎帝一脉。

至周代,周王室为了安抚狄人,大肆分封北狄的各支为诸侯国。如《国语》中所提到的潞、洛、泉、徐、蒲等均为隗姓的赤狄方国。

地理位置争议

  • 1、在今天光山县城附近或潢川西南与光山交界处

信阳地区志》说:“弦国,国都在今光山县城西5公里处,遗址无存。”《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弦,周国名。子爵,春秋时灭于楚。春秋僖公五年‘楚人灭弦,弦子奔黄。’故城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

  • 2、在潢川县西北

杨伯峻认为:“其国当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息县南。”

  • 3、在湖北黄冈

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条载:“江水又左径赤鼻山南,山临侧江川。又东径西阳郡南,郡治即西阳县也。

晋书地道记》以为弦子国也。江之右岸有鄂县故城,旧樊楚地,《世本》称熊渠封其中子红为鄂王。

晋太康地记》以为东鄂矣。

九州记》曰:鄂,今武昌也。……江水左则巴水注之,水出雩娄县之下灵山,即大别山也。与决水同出一山,故世谓之分水山,亦或曰巴山。……又东径轪县故城南,故弦国也。春秋僖公五年秋,楚灭弦,弦子奔黄者也。”

视频

春秋战国疆域变化

参考资料

  1. 《国语·周语中》云:“狄,隗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