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丽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由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出版的《水竹居主人日记(一)》,封面照片为记主张丽俊的家族照。1914年1月29日,张丽俊(中排右4)的母亲81岁大寿,其三男世藩亦于该日娶妻,故称“寿婚式”。 原图来源
姓名 张丽俊
别名 升三;号南村;晚号水竹居主人
出生年  1868
死亡年  1941
参与团体 栎社
出版作品 《升三诗草》、
《赤山下湾树德堂张氏家谱》、
《水竹居主人日记》

张丽俊(1868~1941),字升三,号南村,晚号水竹居主人,台中葫芦墩(今丰原市)人。

生平

少受学于廖华浸张经赓郑国琛魏文华诸先生,二十三岁于田心子(今丰原)养闲轩拜谢颂臣为师。割台之际,丘逢甲募诚信十营义军,谢道隆北上协助,张丽俊留置于养闲轩代谢氏处理文书并课其子侄。日治后担任庄长、保正、保甲联合会会长、土地整理及林野调查委员、丰原街协议会员、水利会评议员、农会理事及葫芦墩兴产信用组合理事、丰原慈济宫修缮会总理等职。生平乐善好施,举凡修庙、造桥、铺路,无不捐赀参与。

著作

明治卅九年(1907)入盟栎社为社员,著有《升三诗草》,未梓,部份选入《栎社第一集》。遗有《赤山下湾树德堂张氏家谱》(1908年写本)、《水竹居主人日记》,共廿八册,始于1906年止于1937年,今已全部由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出版。[1]今张氏诗歌取自《水竹居主人日记》所收录张丽俊之作,并参考《鸟松阁唱和集》、《台湾文艺丛志》、《栎社第一集.升三诗草》、《台湾诗荟》、《栎社课卷》、《栎社十周年大会击钵吟》、《南瀛佛教》、《林氏家传》、《诗报》等报刊诗集增补编校。[2]

七言律诗

八仙山即景
台中名胜八仙山,万仞黎明在此间。

百丈铅桥高百米,千町[3]铁路曲千弯。

危崖绝顶神工出,箐密林深古木删。

政府经营真周到,运输全部是机关。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收入《南村诗草》。本诗描写八仙山危崖密林之景观,并特别提出山中铅桥、铁路运输设施之周全与进步。八仙山位于今中部横贯公路,标高2366 公尺,为谷关山群之最高峰,被称为谷关七雄(八仙山、马仑山、屋我尾山、波津加山、东卯山、白毛山、唐麻丹山)老大。

【延伸阅读】
1.  张达修〈戊申重九前偕内人游谷关〉,《醉草园诗集》。

五言律诗

祝葫芦墩街电火开通
世界神工[4]出,葫芦电火[5]通。流星垂[6]路曲,皓月[7]满街同。不怕风吹黑,何须烛吐红[8]。黄昏光达旦[9],长是水晶宫[10]

【题解】
本诗为五言律诗,收入《全台诗》第拾捌册。电力作为一项新能源,18世纪孕育于实验室,19世纪接受市场检验,20世纪带动生产结构改变,21世纪遍布每个生活单元,电力资源之多寡,成为衡量物质文明的指标。台湾的电力建设虽始于刘铭传推行洋务新政之时,但落实电力建设则是从日治时期开始。葫芦墩为今台中市丰原区的旧地名,1920年,日本人以此地产丰富,乃将中国古代赐给日本的古印玺“丰苇之原瑞穗之国”加以截字组合,即为今“丰原”地名的由来。葫芦墩巿街是中部平原生产事业勃兴地区之一,极具电气事业发展的价值。1910年总督府预计建设后里发电所,位于丰原郡内埔庄七块厝,利用从大安溪左岸取水之灌溉用水利之官设埤圳来发电,1911年7月底完工,8月1日台中开始送电营业。于是台湾常用的油灯、蜡烛,便渐渐走入历史。本诗描写丰原市街路灯初设、繁星点点的景象,尽管长夜漫漫,也被照亮光明,让人有种置身于仙境之感。

【延伸阅读】
1.张丽俊〈电火〉,《全台诗》第拾捌册。
2.陈瑚〈电灯〉,吴耀林《南瀛诗选》。
3.庄长命〈电灯〉,《全台诗》第贰拾册。


注释

  1. 参考施懿琳等《台中县文学发展史‧田野调查报告书》,丰原: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3年。
  2. 施懿琳撰
  3. 千町:町,音ㄊㄧㄥ ˇ。指田界、田间小路,亦用作地名,或作为地积单位,此形容铁路行经范围很广。
  4. 神工: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精巧,非人力所能及。
  5. 电火:电灯泡。
  6. 垂:由上往下掉落。意谓一盏盏路灯往下照著道路。
  7. 皓月:明月。形容每盏路灯都像是一轮明月。
  8. 烛吐红:点火燃烧的烛火。
  9. 达旦:直到次日凌晨。意谓电灯的工作效能极高,可从傍晚时分开到隔天清晨时分。
  10. 水晶宫:传说中的月宫。

参考资料